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银行承受中国转型之痛

时间:12-08-31 来源:FT中文网

银行承受中国转型之痛

过去,如果你是中国国内一家银行的管理者,每个人都会对你恭敬有加。但如今这种情形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国内对资金的需求正日渐干涸。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掌控着贷款供给,将资金以优惠利率输送给宠儿国有企业,而其他经济实体的贷款利率则要高得多。公司和个人对于资金的需求都非常旺盛,中国国内银行的市值规模飞速膨胀。但现阶段的情况则是,没有人愿意大规模借款。

中国招商局集团(China Merchants Group)董事长傅育宁表示,今年早些时候他就发现了贷款需求枯竭的苗头,每个月他都希望情况能有所改观,但未能如愿。招商局集团是包括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在内的大型企业集团。由于招商银行主要在中国南方以及香港开展业务,沿海出口企业走下坡路对其造成了尤为沉重的打击。

这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当资金需求萎缩时,对任何其他商品的需求也将表现疲软,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来自海外的需求。

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近十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人民币5400亿元(合850亿美元)——公司债发行规模上升仅能部分解释这一现象。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实际增长速度放缓至6.8%,第二季度为6.9%,而去年全年则为9.2%。出口增长同样显著放缓,7月份出口规模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则仅为三年前的几分之一。

物价上涨趋势也在逐渐消失,这导致市场从担忧经济过热迅速转变为担心出现通货紧缩。实体经济领域的情况比官方数据显示的更糟。多个行业都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受此影响水泥、煤炭、铁矿石以及钢材等各类物资的库存规模不断累积。中国对黄金的需求也出现了下降,虽然黄金被认为是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最后避风港。

但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却表现出了少见的克制。传统观点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引起的,简单逆转政策就应足以产生效果,使经济增速应声回升。政府近期推出的刺激措施——包括逐步扩大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投资,以及放宽限购措施对于初次购房者的限制——力度未达市场预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方面的共识——2009年经济刺激政策力度过猛,在政策退出过程中遗留了资源浪费以及大规模坏账问题。此外,政府也无法掌控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

欧元区危机则意味着来自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需求显著下降。此外,中国正处在政治权力交接期则意味着现在不是官方采取重大举措或冒险行为的恰当时机。

中国政府最为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是失业率,因其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如果失业率上升,中国政府很可能将以大得多的力度进行应对。

但目前没有出台更有力政策措施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正在试图引导经济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

世界其他国家从日本经济发展史中得到的教训是,出口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可靠。虽然近年来中国信奉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确有成效,但这种模式通常只在经济增长的某一阶段起作用。

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合中国,但地方政府仍然抱定这一模式不愿松手。要想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者发挥的影响较大而政府发挥的影响较小、以商品生产为主而非以提供服务为主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勇气。

这种经济转型并不容易,银行同时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银行股价下挫并不仅是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还由于金融体系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并导致银行利润水平下降。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非常明确,中国政府的态度也颇为坚定,甚至有些自鸣得意。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与软着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讨论基本仅见于海外。

现在,中国政府以及民众对于未来经济增长路径的看法已不像过去那么确定。过去很多中国人都知道怎么回答关于持有人民币、美元、黄金资产哪个更好的问题,而今天则没有谁能给出明确答案。中国尚且自救不暇,世界其他国家也只能依靠自己。

摘自—FT中文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球矿商担忧“超级周期”结束三星与苹果专利战 背后的“隐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