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马云走出“孤岛困境”
时间:11-06-20 来源:世纪海翔
帮马云走出“孤岛困境”
马云与支付宝事件,再次让中国企业的契约精神这个话题成为焦点。著名传媒人胡舒立撰文称,马云对此反应强烈,通过短信与其激辩。在真相尚未大白天下之前,判断孰非为时尚早,但对于契约精神的讨论,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商业界而言,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愿交易的基础之上的,商业契约和市场规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交易行为和经济活动,可以说是法治精神的社会载体。因此从本质上说,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之魂。没有契约精神和商业诚信,就不会有发达的市场经济。
但是,市场复杂之处在于,是否遵守契约,很多时候不是一道简单的是非题,有时候这道可能非常复杂,甚至非常残酷。例如,著名的孤岛困境。被困在孤岛上的几个人,是否有权利以杀死其中一个同伴为代价,换取自己生存的可能性。如果有人这样做了,他必然违反了某种契约(比如法律上的),如果不这样做,他将会失去生命。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并非每一次选择都那么极端,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和自己草莽时代的惯性作斗争。漠视规则、冲破藩篱一度成为许多中国公司成功的原因,以至当市场的发展要求公司进化到尊重规则、遵守契约的时候,很多公司发现自己竟无力挣脱野性—就像发生在宗庆后和娃哈哈身上的故事那样。娃哈哈胜利了,但中国的公司却失败了,这一事件给中国市场上空留下的阴霾至今没有消散。正是因为有了娃哈哈的先例,当支付宝事件出现时,契约精神这个话题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马云的选择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事关数百亿资产的纷争,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在中国有符号意义的公司,阿里巴巴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商业文明的某种高度,所以他的选择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并且很有可能成为西方世界看待中国市场文明程度的参照。这就是所谓高处不胜寒,马云困在了一个自己建立的孤岛之中,虽然我们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貌,但马云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他是要违背某种契约而成全自己的商业理想,还是要尊重契约但让自己的公司身涉险境?这就是马云的孤岛困境,无论怎么选,他都将背负沉重的包袱。无论哪种结果,他都“伤不起”。
也许这件事情还有更为复杂的背景,以及符合商业阴谋论的下脚料,但马云和支付宝面临的形势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吴晓波所言(请参看本期商业评论“夹缝中的博弈”一文),马云正在进行一场夹缝中的博弈,“左边是一批国有的商业银行,对支付宝已经不止一次上万言书质疑其合法性,而另一边就是雅虎、软银等国际资本”。这么说并非赞同马云的做法,但正如
摘自—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美国应放弃金融魔术幻想 | 低利率累积天量外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