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的国际社会
时间:11-05-23 来源:世纪海翔
创建和谐的国际社会
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面临巨大风险。我们的各个机构都在努力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在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方面的谈判进展缓慢,为满足能源与粮食安全的需求以及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面临众多挑战——我们由此可见全球治理方面的努力遭遇了很多失败。另外,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充分表明了风险的系统性特征,同时也说明金融和贸易市场一体化是如何在一国经济体内和国际范围迅速传递混乱局面的。
导致最近这次危机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危机爆发前经济鼎盛时期形成的一种观念。人们当时认为自由市场可以自我调节,商业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利。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理解的偏差,从而使力量平衡明显倾向于股东和金融界一方,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尽管全球化提高了数亿人的经济福祉,但由于经济的不平等程度空前严峻,还有数十亿人的生活尚未得到改善。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多维贫困指数”,全球目前仍有17.5亿贫困人口,他们的健康、教育和生活状况极其恶劣。这种经济不平等不具有可持续性,必将产生社会影响。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消除全球化造成的社会影响。我们必须论证,商品流动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发展不会对社会上最脆弱的人群造成伤害。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我们仍然面对这样一个悖论:世界以及各体系的全球化程度越高,我们的思维模式就会越发“本地化”和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警示我们不仅要对全球机制和体系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们进行长远思考而不仅仅只考虑短期收益的能力进行思考。
其次,我们必须对我们在经济增长和全球竞争方面的传统观念加以反思。除关注增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外,我们还应同时关注评估经济增长的质量-增长是如何实现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使环境付出了多少代价?收益是如何分配的?家庭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的文化和遗产由此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是时候采取一种更加全面的方法来审视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了。
中国的“和谐社会”即体现了这一方法——从单纯关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一种更加平衡的模式,着手解决贫富差距、环境恶化以及腐败等社会问题。中国的发展不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也使其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未来10年,中国很可能会超越美国;而美国尽管仍然面临着金融挑战且还很脆弱,但目前仍保持着龙头老大的地位。
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出现了新的责任,迫切需要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尤其是在一些跨境问题上,例如资源和能源的稀缺、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 —— 所有这些问题都互相依赖,互相关联。
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以及贸易和资本流动达到创纪录水平。这些都使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了。从金融到通讯再到供应链——各个体系越来越紧密的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政府、企业或任何其他组织均无法独自应对全球挑战。在当今这个复杂、变化迅速并且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合作平台使国际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为了致力于改善世界状况这一信念而努力。
是否能够对风险进行预测、管理和化解,将成为最具决定性的成功因素。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风险,世界经济论坛根据其历年发布的《年度风险报告》以及由此建立的合作关系创立了 “风险应对网络”。该网络为全球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和应对错综复杂的风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它将使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的领袖更好地理解所面对的复杂风险,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工具以更有效地化解风险并把握相关机遇。
利益相关者概念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说,只有在兼顾与我们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各方利益这种前提下,我们才能够从实质上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无论是针对家庭生活、社会、商业或者政治方面任何层次的决策而言,这一点都同样适用。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调整货币政策范式才能约束投资 | 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幻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