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魔咒”消失?
时间:10-09-06 来源:世纪海翔
“扩容魔咒”消失?
一直以来困扰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扩容魔咒”,如今正在失灵。
“IPO重启以来,我没有感觉到扩容对市场有什么特别影响啊,都是些小项目,像农业银行这样的大项目很少。”一家合资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本报。
但是,事实上IPO重启以来证券市场融资额就有9931亿元,本月肯定突破万亿大关。而月均募集资金的额度达到了703亿元,这比股指涨到6000点时的2007年的融资峰值655.5亿元还要高。
面对这个数据,这位投行人士大吃一惊,他承认市场的融资承载力已经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这一轮融资潮的融资密度和额度都在增加,但是市场并没有把股市低迷的主因归结于融资潮的压力。这与A股市场过往那种市场扩容牵引股市单边下跌形成反差。
大扩容
仅凭对中国西电、华泰证券、农业银行、光大银行这些超百亿规模大项目IPO的印象,A股今年的发行速度并未如2007年牛市顶峰时期那么快而猛烈。这似乎给了不少市场人士错觉,但本报通过万德资讯进行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至8月,A股累计融资5765.4亿元,月均融资720.67亿元,其中IPO融资占比60%。
“只知道融资确实在加速,但因为大盘股不多,所以真的没有感到明显的扩容印象。现在看来中小盘股扎堆的IPO不容小视。”一位合资券商的总经理坦言。
2008年10月,IPO暂停,且在之前的7个月也仅有月均70亿元的IPO融资。伴随着中国政府“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出台,有人认为A股市场融资功能应该支持“保增长”大局。
自此轮IPO重启以来,证监会就确定了发行窗口市场化的思路,包括在发行节奏上也尽量市场化。同时,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解决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部分融资困境,亦加速了直接融资的速度。
即使在这一轮扩容出现很多问题时,监管层依然保持着扩容的节奏。
主板上市资源清淡之下,IPO重启以来,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分别有206家和124家IPO出炉。中小板的扩容速度尤其明显,这个数据相当于其前5年总上市家数的3/4.
“与原来不同的是,大项目越来越少,而中小公司上市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资源配置平台,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大量增加,目前才是真整意义上的大扩容。”一家证券公司的市场分析人员说。
扩容魔咒消失?
加快的融资频率和加大了的融资额度,并没有成为市场暴跌的元凶,A股市场虽然持续了近一年的震荡格局,但这已经与2007年的局面大相径庭,市场更多地认为此轮市场的低迷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不是受到扩容的压力。
2007年9月,中国神华募资660亿元,建设银行募资571亿元;10月,中国石油募资668亿元;11月中国中铁募资224.4亿元;12月,中国太保募资300亿元……这四个月,A股融资总额高达5341亿元。这成了当年引发A股下跌的重要推手之一。
如今,A股近一年来的融资额甚至还超过2007年年度总融资额500亿元,而且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还做了收紧的调整,扩容的魔咒在这一次并没有应验。
私募基金经理、上海汇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震表示,扩容并不构成市场涨跌的主要因素,这主要还是取决于流动性的充裕程度。而且,市场的流通市值和成交量与历史相比均有所放大,承载能力也增强了。
事实上,随着全流通的推进,今年8月A股流通市值达到14.8万亿元,而在2007年10月A股顶峰之时仅为8.9万亿元。同时,A股近一年来的月均交易量逾27万亿元,而2007年月均仅为24.28万亿元。流通市值的放大与成交量的放大,令A股更具有承载融资加速的能力。
“这犹如,原来的A股仅是一个小水塘,现在却变成了一个湖,同样大小的石头投下去,泛起的波澜自然前大后小。对扩容的恐惧降低,也是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面对这些数据,基金、投行以及券商研究、自营等多位人士均对A股承载能力表示赞同,而厦门大学金融系副主
农业银行A股685亿元巨额融资的消化被认为是一个例证。
A股市场承载力
但是,A股真的强大到了长期承载月均700多亿的融资额了吗?
招商银行一份报告指出,预计8月信贷投放4400亿。流动性越来越收紧的态势必然会影响到A股市场。
最近一年,大智慧中小板综合指数累计涨幅超过63%,而上证指数却微幅下跌。在
同时,万亿元融资背后,即便以IPO融资计算,亦有约3300亿元网上融资在上市首日即上市流通,加上新股平均51%的首日暴涨,增加沉淀资金1750亿元左右,这部分资金是对A股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抽血。
采访中,多位人士对9月特别是10月后的解禁潮亦表示担忧。西南证券统计显示,9月份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约为2447.02亿元。在接下来的10月、11月和12月,预计解禁市值则分别达到4287.88亿元、18836.59亿元和5684.72亿元,合计接近2.9万亿元。
摘自—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贝恩的选择:自卫战还是“野蛮人”? | 外贸新政胎动:“促进口”取代“压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