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线的悲剧史
时间:09-12-15 来源:世纪海翔
美国在线的悲剧史
两者终于分拆,冒险终于结束
近日,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正式宣布分折美国在线(AOL),两者不再是一家人了。
这真是悲惨的结局。九年前合并的时候,AOL的市值还高达1640亿美元,如今只剩下了20多亿,整整缩水了98%!这桩当年被称为“世纪交易”、“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的企业合并案,竟然是如此下场!目前,AOL股票在23.5美元附近,时代华纳的股价在30美元附近。
从叱诧风云的“巨无霸”,蜕变为无足轻重的“小虾米”,AOL只用了九年时间。我们看惯了互联网的造富神话,但是何尝想到,互联网消灭财富的速度竟也堪称光速。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年代,“网络巨人”AOL为何会沦落至此?
⊙AOL本身是新技术的受益者,却对用户渴望高速上网的需求视而不见,对新兴的宽带技术无动于衷,顽固地坚守拨号上网阵地,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它最终遭到市场的惩罚,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AOL,原名叫做Control Video Corporation,是一个为电子游戏主机提供配套服务的小公司,员工不超过20人。用户向它购买一个Modem,然后通过电话线下载游戏或者储存游戏记录,每个游戏收费1美元。1985年,它改名为昆腾(Quan-tum)计算机公司,主营业务变为提供拨号上网,1989年10月再次改名,用上了“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这个响亮的名字,简称AOL。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互联网开始普及,AOL的业务一飞冲天,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上网服务提供商,用户突破了1000万人。对于许多人来说,AOL就是互联网,要是没有AOL的软件,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玩网上游戏、聊天和收发电子邮件。因为要求加入的人太多,以至于有段时间,客户热线很难打通,新闻界戏称AOL就是“Always Off-Line”(永远忙音)的意思。作为市场领跑者,1996年,AOL率先推出了19.99美元的上网包月服务,改变了按照小时收费的惯例,开启了“永远在线”的网络时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AOL决定于时代华纳公司合并,轰动了业界。当时的评论认为,AOL掌握了渠道和终端用户,而时代华纳则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两者的结合将创造出一个空前的媒体巨人。《纽约时报》的评论说,此次历史上最大的企业合并计划,对21世纪全球娱乐业、新闻业、资讯服务的模式等,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但是,没有人料到,从宣布合并的那一刻起,AOL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市场的领跑者变成了落伍者,因为它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愚蠢错误—忽视了宽带业务!AOL起家的法宝是拨号上网,最高网速一般不超过每秒10KB,这意味着打开一个100KB大小的普通网页,用户需要等待10秒以上,而下载一个5MB的MP3文件耗时超过10分钟,所以这种上网又称“窄带上网”。AOL本身是新技术的受益者,却对用户渴望高速上网的需求视而不见,对新兴的宽带技术无动于衷,顽固地坚守拨号上网阵地,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它最终遭到市场的惩罚,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这可能与AOL不拥有电话网络有关。拨号上网只需要一个电话号码、Modem和相应软件就够了,AOL不需要同时AT&T、BellSouth、Verizon 这些电信服务公司打交道。但是,宽带业务需要电信端的改造,AOL一个人没法做,它要么出钱请电信公司改造线路,要么自己跑到用户家里铺设线路,这都会大大影响利润。AOL也许过分看重眼前利益,低估了宽带推广的速度,在最有利的时候没有采取动作,等到对手都壮大了,才奋起直追,可惜为时已晚。迟至2005年,AOL才推出宽带上网业务,经过苦苦追赶,目前只占到美国宽带上网市场的4%,可谓惨淡经营。至于宽带业务,AOL最高峰时用户总数超过3000万,市场份额超过40%,目前只剩下540万,并且还在不断减少。
除了决策失误,AOL的失败还有三点值得汲取的教训。
第一、 不可忽视分工原则。虽然AOL和时代华纳属于产业的上下游,存在合作的基础,但是事实证明,两者的企业文化、经营模式、运作方法格格不入,始终很难融合,甚至互相冲突,最终还是分开经营比较有效率。
第二、 Web 2.0的重要性。时代华纳属于内容提供者,但是Web 2.0强调的是用户的参与,AOL没有优秀的网络平台与Youtube、Facebook 这样的用户贡献内容的网站竞争。何况即使是呈现现有内容,它也做得不好,时代华纳旗下的众多资源从来没有被整合过。
第三、 互联网企业的高风险。2000年的时候,时代华纳的利润是AOL的四分之一,所以才愿意被后者合并。可是到了2008年,AOL的利润还不及时代华纳的一个零头。这充分说明了,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有着更高的风险和波动性,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迅速造就一个神话,更可以迅速破灭一个神话。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万科真相:盈利靠通胀,成长靠投资? | 虚假的“看似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