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秩序与中国利益
时间:09-10-26 来源:世纪海翔
全球秩序与中国利益
近日,遥远的印度洋上一艘遭海盗劫持的运输船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深深忧虑。自去年年底中国向亚丁湾的国际巡逻舰队派遣一支小规模的舰艇编队以来,这个举动便一直在得到多种诊释。中国政府将此作为中国“和平崛起”并反驳“中国威胁”的论据。而在民间许多人的头脑中,中国海军在将近600年之后回到当年郑和舰队航行过的海域,标志着中国军事力量的重新崛起。也许是由于这种情绪,媒体与网络上不乏有主张以强硬方式解救人质、以显“国威”之人。
此事的具体应付方式不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在遇到此类棘手问题时,决策者首先应注意的就是不受大众情绪的干扰。我们可以探讨的是,能否从另一种角度对此事进行考察与论释,这一诊释关系到中国在一个全球化世界中的处境,以及在此处境下,中国应当选择的处世之道。
海盗也许是一种隐喻。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了,打击海盗和维护国际航线都是一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标志,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今天的美国莫不如此。今天的索马里海盗问题象征了全球化世界混乱的一面。在20世纪,主权国家之间的冲突主宰着国际博弈的舞台,各方有明确界定的国家利益,也有可以预侧的行为走向。而海盗、恐怖组织等力量的出现,则让一些非政府的势力获得了过去民族国家才拥有的破坏力。这些势力的行为不可预测,也没有清晰的目标,或者说它们的目标本来就是将既存体系搅乱,以从中取利。
于是,民族国家与这些力量的冲突,演变为一种维护秩序与破坏秩序之争。此时国际秩序的维持就特别有赖于大国提供并保障一种稳定状态,包括调停小国之间的冲突与战争、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际航线安全等。虽然大国的这种举动往往意味着成本,意味着小国可以借机“搭便车”,但“搭便车”的行为也决定了一国在国际上的小角色。
今天,在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发展问题等方面,中国正在发挥出它的力量。虽说它还在努力适应自己正在扮演的新角色,但世界已经给予了它极大的期待。9月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表示要为发展中国豪减免债务,赢得广泛赞誉。不知不觉之间,中国正在迅速从一个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此举不仅关系友谊和道义,还能避免出现更多像索马里那样的破坏全球秩序的“崩溃国家”,可谓利人与利己合一。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从现存的国际秩序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外部世界提供的资金流与庞大的市场唤醒了沉睡于中国人心中的致富精神。当然这个体系的规则有许多令中国人不满,但只有更深的融入才有希望将其改变。在一段眯间里,中国以绝不介入海外事务为傲,并对美国扮演“世界警喇,角色的每次失误或失败抱以嘲讽,但时势已经迫使中国在一些时候发挥这样的作用。将亚丁湾事件解释为讨好他人或张扬国威都是不明智的,更正确的理解是,它将帮助我们从维护全球秩序的角度更好地界定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一国和平兴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也许正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维护世界秩序的行动,而不仅仅是强调本国政策不以颠覆现存体系为目标。
摘自—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体制性高价背后的流动性游戏 | “十年一剑”创业板正式开板 “任重道远”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