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并非最佳选择
时间:08-11-04 来源:世纪海翔
人民币国际化并非最佳选择
扩大特别提款权是比人民币国际化更好的办法
即将召开的国际金融峰会,变革必然成为核心词。此次金融风暴中暴露出了欧美金融体系风险控制良好、资金运作高效的神话迅速被打破。近日,多位财经界重量级人士发表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观点,认为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给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机会,我国应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
本币国际化的好处鼓舞着每一个有可能争取这一位置的国家,几乎无成本的铸币税收入、国际收支不对称性问题一次性解决、本国的通胀由世界分担。我们曾经目睹这些好处被美、欧瓜分而无能为力,金融风暴的肆虐似乎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
客观来说,本币国际化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一场必然自我崩溃的游戏。一国充当国际货币输出国本身就带有难以摆脱的矛盾,当国际货币本位选择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来充当时,就存在满足国际偿付手段需要和维持国际货币信心的矛盾。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各国支付和储备的需求,国际货币本位国必须要通过经常项目逆差不断输出国际本位币;但是经常项目逆差的积累,又损害了该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信心,动摇了该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经济基础,从而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维持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本位货币的维持将淘空本位国家积累的国际储备和国际经济地位,最终实现本位货币的更替。但这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都还显得遥远,作为有希望进入国际本位币体系的新兴国家,我国薄弱的金融机构和并不那么市场化的金融监管将成为本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与市场渲染的气氛相反,我国货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远比内部条件成熟,国际贸易中真实的货币需求稳定存在。中国总体经济运转的良好,吸引着国际投资者的目光,资本项下的人民币需求同样强烈。
但是谨慎的态度主导着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之下,曾经显得不合时宜的行政管制和非市场化行为,现在都成了阻挡金融危机蔓延的明智之举,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以人民币的国际化来换取作为本位币的好处并不现实。
这样的限制并非意味着我们在改变国际货币秩序上将毫无作为,理论上早已证明对于国际货币理论上“n-1问题”存在着比现实更好的解决方案。现实的情况是仅有一个国家(美国)自由决定其货币政策,而其余n-1个国家只能不断调整本国国际收支来维持本国货币的稳定。
理论上可以由n个国家联合来使用这个自由度,维持n-1个固定汇率的责任由n个国家共同联合承担。国际金融新秩序若能以此为基础进行变革,将走出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崩溃”怪圈。现有的在IMF管理之下的特别提款权完全有机会承担这一职责而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唯一媒介。各国分享新增铸币税收入,而份额则按照各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决定。在国内外时机并不成熟的时候,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是比人民币国际化更好的办法。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国的新地位 | 高投资率是无法维系的“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