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共识的底线
时间:13-05-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有企业改革共识的底线
有关国企改革的争议持续已久,并成为阻碍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达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共识,或至少达成若干改革共识的底线呢?现在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企业形成新布局。”
毋庸讳言,“形成新布局”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进而就需要讨论:进和退是什么关系?
关于“进”,一个常见的表述是,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是宽泛的范畴,如果说只要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有关的领域,就是国有资本布局的领域,那么,这个边界不仅难以界定,而且也肯定过宽了。在现实中,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全国人大对此进行讨论,并形成相关议案,界定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国有资本向这些行业和领域集中,并不等同于国有企业向这些行业和领域集中。这是因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上,进,是且只能是国有资本(资产)的进。
关于“退”,有一个说法:117家央企明确主业,逐步退出非主业领域。那么,央企的主业就不需要再退了吗?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国防、能源、通信、冶金、机械等行业,承担着我国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所有的基础电信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0%多,生产了全国超过60%的高附加值钢材、70%的水电设备、75%的火电设备。除了国防,国有资产如此高比例地集中于这些行业,控制力和影响力是有了,但是,其效率如何,持续的竞争力如何,能否产生足够的消费者剩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纺织、轻工等领域已基本没有央企参与,房地产、食品等行业央企占比不到4%,但是,还有一批地方国企植根于这些行业和领域。可见,即便按照国资主管部门的要求,国企、国资的退都远未完成。所以,同样需要通过全国人大讨论并提出一个退的范围及时间表。
应当承认,国有企业在产权市场化、股权多元化上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公众化公司。一家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比私营企业更加开放,能够成为全球跨国企业的更好的合作伙伴。也许因为实力强大,国企尤其是央企在开放意愿上可能比私企做得好,但这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数据表明,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央企在资产收益率、资金周转率、人均利润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差距明显。2012年,中国经济下行,国有企业盈利面收窄,一些企业出现亏损,充分暴露大型国企抗风险能力还不强、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的软肋,进而也表明,国有企业目前的体制机制尚需进行更加深刻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哪里?一个最简单的说法是“做强做优,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和其他企业不同,国企的“做强做优”,有一个行业和领域定位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只能在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做强做优”,如若不然,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就会挤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进而在整体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为两个层次,在一般意义的层次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不断提升竞争力。和任何企业一样,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只能来自于市场化;不同的一点是,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才能获得。在特殊意义的层次上,将国有企业基本定位于非竞争性、非营利性领域,且逐步退出竞争性、营利性领域,并以国有资本(资产)控股、参股的形态组建公众化公司,在非竞争性、非营利性领域发挥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我们应当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形成的共识是,国有企业的形态最终将被国有资本所取代;国有资本的新布局将在深化改革中形成,其布局的领域将主要在非竞争性、非营利性领域;在现阶段,要通过全国人大,就国有资本进入和退出的范围,形成比较明确的界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其目标就是形成有竞争力的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公众化公司。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彭博“偷窥门”:采编边界与隐私边界都需明确... | 量化宽松成“致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