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退市:令人不安的现象
时间:12-08-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众退市:令人不安的现象
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所谓的新经济领域
8月1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收到包括公司董事长江南春以及其他财团等联合提出的私有化退市收购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ADS)27美元,溢价15.48%,收购金额达到34.9亿美元。
这掀起了在美国上市中国概念股公司退市潮的一次高潮,分众如能私有化,将成为退市规模最大的中国公司。从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已经有33家中概股公司宣布私有化交易,其中14家已经完成,2家终止,17家正在进行中。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市场对中国公司恶意打击与政治歧视应为退市潮负责。这种阴谋论将一些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文化缺陷造成信用缺失的责任归于市场而非自身。
美国市场是建立在透明与法治基础上的进行严格监管的市场。在法治环境下,信用缺失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比如可能遭受监管部门的惩罚、股东集体诉讼或者被投资者利用恶意做空。中国公司不应该因为几次质疑就恐慌而逃,而是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透明度与信用水平。事实上,很多成熟的中国概念公司并没有受到质疑和惩罚,比如百度、网易等。
退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中国概念在美国市场不再享有“中国崛起”的溢价,而是成为经济前景悲观的牺牲品。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美国投资者目前往往会以悲观的预期看待中国公司,尤其是宏观环境不如以前以及部分公司业绩大滑。因此,投资者给出的估值会偏低,交易不活跃。一些公司认为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不了解,不如一退了之,还能规避监管风险。因此,退市后以“海归”的身份,回归A股市场或香港交易所,成为一些公司的选择。因为在中国市场监管还待进一步完善,而这些公司因为概念稀缺或业绩良好,可能更受本土投资者欢迎,给予较高的估值,募集更多的资金,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喜欢通过频繁的交易推动股价波动来获利。
无论如何,退市潮传达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即一些中概股公司缺乏经营稳定性与信用水平,而且在严格监管的环境中往往不思进取。这与近些年中国风险资本推动的上市潮有关,创业者与风险资本并不在意企业长远的经营与公司治理,而是寻求以最快的速度圈钱与利益兑现,从而令一些中国公司含水量较高。考虑到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所谓的新经济领域,即以市场概念或市场资源为“故事”,质量参差不齐是不可避免的。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中国资本流出的政策寓意 | 电商之争 胜者必将“迎合” 中国未来经济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