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创造性破坏”阵痛
时间:12-06-12 来源:财经
忍受“创造性破坏”阵痛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稳增长”被放到了更突出位置。在“三驾马车”的需求框架中,欧美势衰导致出口不振,国内消费暂时难堪大任,中国经济“稳增长”最有效的一条路,似乎还是投资拉动,这让许多人莫衷一是。
投资需要有本钱,否则银行杠杆撬动不起来。在2009年开始实施的4万亿刺激计划中,最“给力”的政策王牌是,将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资本金比例从30%直降至20%;默许地方政府以虚增资产、甚至直接负债(信托)方式筹集资本金;最后是将楼市激活。
中国地方政府募集资本金机制在于其对于土地一级市场垄断权。土地增值(级差地租)的绝大部分收益收归国有,构成各类投资项目资本金的主要来源;于是冀望中的政策放松逻辑指向:必然是松绑地产调控,这是投资提振的逻辑前提。由此可以理解,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的表态不再那么严厉,房地产调控有限放松之声亦起。但这并非本轮刺激关键所在。
“稳增长”最重要的是如何准确判断,何为可行的增长高度。从供给框架讲,一个经济体的潜在增长水平,是由其内在规律所支配。
简单将人均GDP指标解构,即人均GDP=(GDP/就业量)×(就业量/适龄劳动人口)×(适龄劳动人口/总人口),可以看出经济的潜在增长由三部分构成: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和人口红利。其中参与率与人口红利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它们为经济增长提供所不可抗拒的增速和减速因素(见《财经》2012年第11期“理解中国经济潜在增长中枢的下移”)。
中国过高的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教育效率的低下、社会保障的短缺和低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低福利、低收入),这些都是中国未来五年十年可能大幅改变的因素,所以从趋势上讲,未来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合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据蔡教授基于人口数据的测算, 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结束。随着结构性红利的时间窗口关闭,中国经济未来要保持较高的潜在增长水平,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速。
在经济增长的索洛源泉的讨论框架中,劳动生产率=(GDP/资本)×(资本/劳动量)=资本回报率×资本劳动比;其中资本回报率靠全要素生产率来支撑。人口红利期,大量农业人口转入工业,资本与过剩劳动力供给结合是非常促进生产率的,导致这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升。
随着人口红利窗口关闭,资本密集型路径会遇到瓶颈。因为单纯依靠资本劳动比来提高和维系劳动生产率时,全要素生产率会越来越受到挤出,即符合所谓投资回报率递减的规律,要想减消负向因素的影响,须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即所谓效率的提高,有资源要素配置的重构所产生的效率,这涉及到产业结构变迁,也有企业内部的效率,这又涉及到技术进步和流程的改进;但在现实经济中,政府主导和政府经济活动的扩张往往是效率改进的天敌。
世界银行预测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到5%,逻辑即在于此。
再回到商业周期的需求分析的框架。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消费,即需要符合社会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即期的消费、储蓄和投资随消费者时间偏好而自动调节,利率因此而变动。如果实际偏好偏向即期消费,会引致储蓄减少、利率上升而导致投资的减少,如此使得资源配置与消费者实际偏好相一致,即动态优化。
但中国的投资决定却是供给驱动的,亦即始于政府项目。通俗讲,是为增长而投资,政府人为将利率压低到自然利率之下,将要素价格扭曲(税收、环保、土地),原本不可行的项目变得可行,短期内看会降低失业率,增加产出。
但是这种繁荣迟早会被“清算”:因为为了支撑投资,政府随后就会用其掌握的各种途径增加收入。由于对政府权力不加限制,私人部门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挤压。高房价、通胀、税收和各种收费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为了给政府项目“融资”。
需求结构因此被摧毁,基础设施利用率不足,不当投资企业的产品滞销,经营亏损,最后无法偿付银行贷款。这样一来,待到银行贷款需要进行清偿的时候,整个金融系统和生产过程就会发生巨大的通缩效应,经济的衰退随即就会到来。
哈耶克曾指出,货币政策更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不是解药。短线上不能用力过猛,长线上要靠改革对既有资源配置结构进行根本性调整,来重塑生产率的增长动力。
短线上越冲动,未来越痛苦。日本当年不惜以零利率与高政府债务为代价,帮助低效的金融机构、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是导致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的关键。
中国今天应该增强忍受“创造性破坏”的痛苦的能力。没有经济的短线下行,不可能有要素的重构发生,只有低效率的部分死掉,释放出的资源,才能保证有效率的部分长出。
摘自—财经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降息之后应考虑减税 | 竹立家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