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策略并不可取
时间:12-06-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贬值策略并不可取
因出口而人为波动汇率是错误的
中国经济各项数据持续下滑,保增长的压力骤然增加,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仍有巨额债务与信贷,限制了财政投资的能力,而在产能过剩状况下,货币政策宽松也无法主动刺激经济增长,因此,有一些专家提出以人民币贬值来“保增长”。
比如有专家认为,今年中国第一季度GDP为8.1%,其中消费占6.2%,投资占2.7%,出口占-0.8%,导致一季度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负增长,因此,他主张人民币贬值拉动经济,反对将避免出口过度下滑视为“反结构优化”。主张贬值的人还引用巴西、印度以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为依据。
事实上,当前中国出口下滑不是汇率现象,而是外部需求萎缩,尤其是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欧盟,因欧元危机持续发酵而需求大幅减少。如果中国以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将与新兴市场国家产生激烈的竞争,这会引起严重的政治后果。尽管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目前出现持续贬值现象,但考虑到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他们也曾大幅升值,因此,这种波动具有均衡性。而人民币则始终盯住美元,次贷危机后随美元贬值,目前不过是又跟随美元升值。
何况,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不一定构成预期的刺激作用,因为中国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出口属于来料加工或组装出口,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他们的进口成本也大幅增加。同时,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进口成本也会上涨,从而提高“中国制造”的成本,因此,汇率贬值政策只会事倍功半,而且在政治上成为众矢之的,代价过大而得不偿失。
由于当前并没有因出口下滑而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状况,在某些地区或行业,“民工荒”仍然存在。保增长的目的是保就业,如果就业没有受到经济下降影响,就不必大规模救助,除非经济回落会制造金融系统性风险,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风险。相反,如果人民币贬值则可能刺激资本加速外流,制造金融动荡。
中国政府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这一战略的成功前提是币值的稳定。要实现币值稳定则必须成为一个内需型经济体,而不是将人民币汇率建立在出口基础之上。中国也正在构建一个更大规模的国内资本市场,以满足人民币国际化后的金融投资需求,如果人民币动辄以出口为导向而人为波动,那将有损人民币信用,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一直以来,舆论将日元升值视为日本失败的罪魁祸首。事实上,日元升值有利于此后的日本巩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因为当时的日本与现今的中国一样,已经面临由制造业大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型,强势货币政策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海外利益,强势货币也会迫使制造业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
因此,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看法高估了出口的作用,尤其是在外需萎缩的时候。动辄操纵人民币汇率刺激出口是短视的行为,这种做法忽视了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与国际战略,并损害国家利益。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经济转型的关键 并非是成长模式的转换 | 深度政治联盟不会导致“德国的欧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