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假如凯恩斯还活着

时间:09-06-17 来源:世纪海翔

假如恩斯还活着

    历史上充斥着著名的学术论战。在自然科学领域,结果通常是一方取得决定性胜利,优秀的科学取代愚昧的科学。如今,没有几个天文学家信奉托勒密的地心说,也不会有人相信燃素说。但在社会科学领域,情况就不同了:著名的论战比比皆是,但不存在决定性的胜利。实际上,这是社会科学的特征之一:这一领域的论战往往旷日持久,暂时失败的一方会重新集结力量,发起新的攻势。

    经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一个明显的例证是,经济学史上不时发生毫无结果的论战。一百年前,古典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它证明,自由市场会自动自我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市场会持续地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即使一时受到外部冲击而发生偏离,也会迅速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唯一能够破坏市场无形之手运转的,只有政府干预这只有形之手

    后来,随着1929-32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到来,约翰·梅纳德·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登上了历史舞台。凯恩斯证明,市场不具备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倾向。无形之手的失败,为政府实施旨在维持充分就业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及经济政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哈佛称王,芝加哥毫无地位。但芝加哥只不过是在卧薪尝胆。上世纪60年代,它发起了反攻。担任统帅的是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一批聪明杰出的年轻门徒追随着他。他们所要做的,是恢复古典理论的地位。他们证明,市场会瞬间(或近乎瞬间)地自我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由于采用数学形式来表述,他们的证明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实际商业周期理论、有效金融市场理论,它们全都出自芝加哥学派,提出这些理论的人则摘取了诺贝尔奖。

    政策制定者并不懂数学,但他们抓住了要领:市场是好的,政府是不好的。凯恩斯主义者败退了。在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之后,凯恩斯主义者的充分就业政策遭到摒弃,市场监管逐步放宽。随后到来的,就是当前这场可与大萧条相提并论的经济危机,学术论战也再次打响。

    博客圈的常客们肯定知道,当前这场论战主要围绕刺激措施的效果展开。英国《金融时报》的读者们,会隐隐在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530日撰写的专栏文章——《给执着于凯恩斯的经济学家上历史课》——里闻到一丝硝烟味*。早在430日于纽约举行的一次公开研讨会上,弗格森就与经济学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展开了争论。历史学家弗格森断言,巨额财政赤字会推高长期利率。这意味着,巨额赤字不会带来任何刺激效果:公共支出只会挤出私人支出。被激怒的克鲁格曼在博客上回应道,凯恩斯早已证明,这种挤出效应只有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才会发生:如果存在闲置资源,财政赤字就不会在不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推高利率。弗格森教授的无知言论只能证明,我们生活在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得来不易的知识已被彻底抛在脑后

    然而,这不是一场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的战争,而是经济学专业领域内的战争——交战双方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与新凯恩斯主义者。有意思的是,它几乎就是1929-30年凯恩斯与英国财政部那场争论的重演。英国财政部当时的观点是,依靠发债融资的公共支出,势必挤出等量的私人支出。凯恩斯回应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任何加大私人支出的举措也会具有同样的效果。简而言之,认为绝对无法增加就业的宿命论观点是毫无依据的。

    后来,英国财政部退而采取了一种更具防守性的立场。它辩称,增加政府支出的危险,不在于实际挤出资源,而在于从心理上挤出。如果人们对政府的偿付能力产生怀疑——克鲁格曼承认存在这种隐忧——就可能导致资本外逃,从而推高政府的举债成本。

    我们一定要将同样的论据反复列举吗?在这场特定的争论中,我站在克鲁格曼一边,但我不认为弗格森的立场是倒退到了经济学的燃素说。这等于是将经济学当作自然科学看待。凯恩斯从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探讨的对象总是在不断变化。

    凯恩斯的观点是,在不同时期,我们需要不同的经济学模型。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之所以精妙,就是因为包罗了种种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模型。市场可能是以古典和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方式运转的,但并非必须如此。因此,重要的是采取措施预防不良行为。最后要说的是,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优秀的科学战胜了愚昧的科学,而是良好的判断战胜了糟糕的判断。

摘自—FT中文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机构可能策源“美债抛售潮”复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