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发展期货市场 对抗金融危机

时间:09-04-16 来源:世纪海翔

发展期货市场 对抗金融危机

近日,在全国期货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监管部门表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司开展期货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同时监管层正研究推动期货公司代理国内企业境外期货业务试点。

      中国期货市场和期货公司目前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背景”——因美国金融海啸带来的大宗商品交易的剧烈波动,这一波动使得大量中国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国企出现了巨额亏损。亏损的内在原因之一是这些国企并没有足够的期货人才从事这方面的业务。其实,专业期货公司可以代为效力。

      一直以来期货市场给人们的印象是比股票市场风险要大得多:期货市场存在更严重的过度投机、期货公司没有“代客理财”的通道、股指期货迟迟不能“上线”。关键是,监管层跟期货市场主体的关系更复杂和微妙。

      我们可以将这种关系模式定义为“示好—庇护”模式,即监管层对期货市场主体的严厉程度级别是最高的(相较于其他种类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过度波动的原因不仅仅是期货公司和市场玩家过激的“逐利嗜好”,更重要的是投资主体会不断猜测监管者的容忍度而“主动示好”,在一个困难时点,暂时纠正行为获得监管者的“严父式庇护”,从而形成了一种 “示好—庇护”模式。

      跟股票市场相比,以近十年来的违规案例而言,监管部门更愿意对期货市场下重手,最严重的是取消交易品种。像过去的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绿豆被强制平仓并取消交易、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品种的出局、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棕榈油的取缔等等。即使是在过去50多家交易所规范为3家交易所之后,监管层仍对大豆、白糖、小麦、PTA、铜等品种的过度投机施加过“严厉惩戒”。监管层在期货市场的主动防御过度投机力度要远远高于股票市场。

      而期货公司和投资者理解了监管者的“严父效应”之后,愿意将过度投机控制在监管者所忍受的边界之内,暂时剔除监管层的不满,度过生存危机,使得每次期货市场过度投机事件后依然改头换面按部就班地照常做市。这一状态自2000年以来尤为明显。一个可佐证的事例是,2000年之后交易方式中,投资主体比过去更愿意按当日结算价“强制平仓”,中盘毁局、交易销零。而不是采取过去那种未平仓合约量空前骤增的方式来进行过度投机,因为监管层更能容忍这种投机方式,即使在这个过程有“过失”,也可以“原谅”。

      在此次期货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继续强调了要强化期货市场监管,把打击市场操纵、防范和化解风险作为市场监管的重点,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从理念上看,监管层希望通过市场品种的多样——例如钢材期货上市、即将上线的早籼稻期货;加强监测监控机制——例如落实开户实名制,实施统一开户制度;加大风险预警和市场主体分类监管——例如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期货辖区监管责任制,加大对优秀期货公司的“业务拓展红利”,这些举措既扩大期货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度、形成市场主体和监管层之间的“利益兼容”,同时也构成了中国对抗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大宗商品风险战略的一部分。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经济缓慢筑底“囤货经济”需把握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