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何以持续强劲
时间:08-03-06 来源:世纪海翔
中国出口何以持续强劲
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 汪涛
因为中国对美国外重要市场及非传统市场出口依然强劲或有所加速,未来走势取决于大宗商品价格等
虽然美国经济已经明显放缓,中国的出口增长却似乎能抵御地心引力,近几个月来一再超出预期。
的确,随着美国进口大幅的减速,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经从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30%(以美元价值计算)的速度减缓到了2007年的14%,而2008年1月更是降到了5%。
对美出口的放缓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整体出口,其增速从过去几年年均30%降到了2007年的26%,但是,情况远远没有人们担心的那样严重。这是因为,其他重要市场如欧盟和东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而中国对一些非传统市场的出口增长在2007年实际上还加速了。对于中国的出口来说,似乎已经和美国经济增长及对美出口“脱钩”(decoupling)了。
最突出的是,中国出口在一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巴西、印度和俄罗斯,迅猛扩张。近几年暴涨的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以及强有力的国内需求,导致这些国家进口的迅速上升,也惠及中国的出口。2007年,中国对巴、印、俄三国的出口由最近五年平均53%的增速提高到了69%的增长(以美元价格计算)。三国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也随之翻了一番。
同样,中国对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的整体出口,尤其是对能源和商品出口国的出口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对传统上的重要市场如美国、日本、欧盟和东南亚的出口增长速度。如此一来,相对于几前来说,中国现在对这些非传统市场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已经大大增加了。
毋庸置疑,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的高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和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大大刺激了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对于至少一部分国家来说,坚挺的币值或汇率的升值也刺激了进口,尤是从中国的进口。巴西和俄罗斯的汇率升值近两年超过了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印度汇率升值与人民币相当)。这与中国对这些地区出口的高速增长也许并不是巧合。
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放缓甚至衰退,中国对不同地区出口增长态势的分离是否得以持续?目前下结论也许为时太早。欧盟地区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依然稳健,但已经出现了放缓的早期迹象。而且,人民币相对疲软的优势,也许将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而逐渐消失。
最不确定的因素应该是大宗商品价格。与以往不同,在美国经济增长减速之后,大宗商品价格依然高企。如果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攀升或在高位震荡,那么中国对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出口,很可能将为中国的整体出口表现提供持续的支撑。
摘自《财经》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不宜以升值抑通胀 | 宏观调控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