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理性看待平安再融资风波

时间:08-03-03 来源:世纪海翔

理性看待平安再融资风波

平安再融资风波是目前弱势股市最关注的话题之一。121,中国平安公告发行12亿股的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规模可达1600亿元,随后股市大幅深跌,平安股价也连续跌停。于是,平安此举被口诛笔伐为造成股市大跌的“导火索”。然后,监管层发表声明,反对上市公司恶意圈钱,希望上市公司融资要考虑市场承受力。管理层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保盘之举”,有趣的是,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对平安进行的例行税务稽查,被认为是“平安融资将大幅度延迟”的一个依据。最近,平安高层在回应税务稽查时表示,“如果再融资发生延后,也不是因为税务稽查引起的。定于35举行的股东大会(讨论和批准),也不会因为税务稽查而延后。”

市面上对“平安再融资”的大多评论都夹杂着高度的非理智和过分的妖魔化。“灭市”、外资控股下的“掏空中国股民为汇丰损失埋单”等等指责不绝于耳,毫无疑问,平安此次再融资方案显然只是考虑技术问题(尤其是时机上的艺术),对当前的市场全局考虑不周,更没有充分体会到中国大陆市场参与者心态的细微之处,有明显的欠妥之处。但是,对“平安再融资”的妖魔化和过度诋毁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市场上传言平安为“外国平安”、“汇丰平安”。但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些指责当属误解和以讹传讹。A股和H股合计,平安总股本为73.45亿股,其中外资持股为25.58亿股,持股比例为34.8%。在外资中,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合计持有H12.328亿股,占H股的48.22%、总股本的16.78%,所谓“平安集团已被汇丰控股48%以上”之说,恐怕是将持有H股比例和总股本比例混为一谈所致。

不仅如此,称中国平安为“外国平安”、“汇丰平安”并否决其再融资计划,可能恰恰有违这些人所宣称的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降底外资控制力的目标。如果我们认为外资持有我国优质金融机构大量股权是不好的,是有风险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如何降低外资持股比例?美国独立之后,外资也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仍有大量优质资产掌握在英国和其他欧洲投资者手里,是筹措战费的压力迫使他们抛美国股票,美国本土势力借机购回了大部分原来控制在外资手里的优质资产。那么,中国本土投者要收回目前控制在外资手里的优质资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抓住外资股东陷入母国市场危机泥潭的时机,要么回购原来处资持股;要么通过增发来稀释外资股权。平安此次再融资是在A股市场公开发售,实际是上创造了一个稀释外资股权及其控制力的机会,而中国的股民和评论家们奈何一心只往“圈钱”的牛角尖里面钻?在目前的企业制度下,作为股东的汇丰又哪能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轻易挪用平安的资金!

实际上,平安虽然在公告中没有提及再融资用途,但诸多信息证明平安融资是为了海外并购。假设平安的并购对象是汇丰的话,这完全是值得激赏的“翻盘之举”。可怕的是,市场很多人仅仅盯在A股股价和自己短暂利益上,哗众取宠,甚至提出“中国平安不妨向汇丰银行定向增发”的愚昧建议,让陷入泥潭的外资有反向进一步控制优秀中企的机会。

从长远来看,中国证券市场需要一批优质的大盘股作为支柱,股民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也需要推动优质蓝筹股成长,因此不宜单纯从短期资金和股价压力出发而对大规模融资一概斥之为“圈钱”。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部分是由于客观原因,部分是由于当时股市投资都强烈反对在A股市场发行大盘股,担心这样做会加大资金压力,压低短期的股价。结果是国内优质蓝筹股多数在海外市场上市,海外投资者轻而易举地分享了中国概念资产大幅度增值收益,内地投资者们这才如梦方醒,转而强烈呼吁红筹回归。现在,股民们需要避免重演当年为短期蝇头小利而牺牲长期重大收益的失误。

从成本和市场准入等条件来看,目前也是金融业扩大对外投资的良机。任何海外投资(特别是并购)都必须考虑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超调是金融市场永恒的特征,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会导致巨额资产显露垃圾原形,也会导致大量本质不错的资产价格过度低估,此次次级按揭危机自不例外,这就给我们创造了抄底的良机。回顾1997-1998年金融危机过后欧美企业、金融机构在东亚廉价收购了多少资产,就不难理解这一点。而且,在景气时期,东道国奇货可居,对外资收购者容易产生敌意;在萧条时期则相反。

在世界资本舞台上,我们不应该在潜意识里自认为永远的弱者,只能被动抵御风险,不能主动出击寻求更大利益和发展。一直以来,平安在海外收购上都表现相当积极主动,这说明平安的国际化团队完全拥有海外并购、提升竞争优势的眼光和意识。相反市场上诸多短视的人们对平安增发方案反应未免过度。

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性、金融业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升在国际金融界竞争地位等角度来看,如果平安此次大手笔融资是为了开展大型海外并购,那么,理性的态度恰恰是不应该反对平安再融资和海外出去,而是应该大力支持。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不宜以升值抑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