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警惕通胀卷土重来

时间:08-12-11 来源:世纪海翔

警惕通胀卷土重来

货币政策应该更加谨慎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近日表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可能回落到3%以下,但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未来6-12个月通胀压力可能会重新出现。

一般认为,通胀是货币发行过多的结果,中国流动性过剩主要是贸易顺差以及热钱的大量流入(这与汇率低估有关)刺激了货币发行,过低的利率水平以及土地政策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中国适应性的货币政策担负了汇率、就业稳定以及为金融改革提供保障等责任,应当说,通胀虽然源于货币过剩供给,但造成流动性泛滥的实际上是一系列的因素,如汇率与要素价格等,在维持经济稳定的目标下导致货币政策链条传导不畅。

引起此轮通胀的因素有价格改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以及需求过旺等,归根结底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流动性泛滥有关。目前,在国际范围内,需求因素发生逆转,并带动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但中国的价格压力并没有消除。首先,在确保农民收入以及生产稳定的前提下,为改善收入分配的失衡,政府必然稳定农产品价格,甚至不排除继续提高粮食的国家收购价格。

其次,目前是推行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进行能源与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此轮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逐步提高各种要素价格以便与国际水平接轨,但美元的贬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更快上涨,为控制通胀,不得不继续补贴石油、电力等行业。目前需求急速下滑导致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急速回落,但也是市场对危机的过度性反应,一旦全球经济实现着陆,石油等价格必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因此,刺激内需政策以及推进价格改革的双重因素,加上国际商品价格趋于稳定并反弹,中国能源与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会很快显现。

经济一旦实现着陆,而拉动经济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那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的新的流动性可能再次酝酿通胀。央行近期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根据中国目前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力度,这个转换过程时间可能很短。

因此,中国货币政策大幅放松有一定风险,因为将经济从衰退之中拉出来主要靠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扩张只能是启动作用,而行进的动力要靠转型。实际上,转型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完成。如果在原本流动性过剩以及产能过剩的基础上,再加上扩大货币供给,将导致泛滥的流动性流向资产市场与资源行业,将可能会再次酝酿通胀和资产泡沫。

我们认为,财政与货币扩张政策不能同时实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谨慎,这不仅涉及可能产生新的大量不良信贷资产,还可能为下一轮泡沫危机打下基础。当前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良机,央行首要的工作是推进利率改革并建立利率有效传导机制。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民营企业的强大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唯一出路...印钞权是最后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