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第一颗大雷,排掉了:剩下的暴雷房企们, 有解了!

时间:21-12-15 来源:大碗楼市

第一颗大雷,排掉了:剩下的暴雷房企们,

有解了!

2021129日,华夏幸福发布了一则公告

——债务重组计划,已获债委会表决通过。

华夏幸福的雷,暂时性排掉了。

华夏幸福,是中国楼市里第一个暴雷,也是第一个完成排雷的千亿房企。

它走过的路,将为那些暴雷弟兄们

——为恒大、花样年、佳兆业、蓝光……提供一个解决的案例。

看完华夏的排雷方案,我只想说两句话——

第一句,总会有人兜底。

第二句,莫慌,都有救。

01

债化解了,公司也没有破产。

华夏幸福的金融债务规模,一共为2192亿。

2192亿的债务,将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在化解。

1、卖出资产,回笼资金约750亿。

关于这种方式,很容易理解。

——找个资金实力强的买家,把手里的一部分资产卖出去。

华夏盘了盘手里能卖的资产,大概能卖个750亿。

其中,570亿用于还债。

剩下的180亿,用于现有住宅开发,也就是保交付

2、出售资产,带走金融债务约500亿。

干了这么多年,华夏幸福手里也囤了不少好项目和好地。

这部分好项目和好地,将捆绑500亿的债务,一起打包出售。

3、优先类金融债务展期或清偿约352亿元。

关于这部分,有点复杂,我尽量讲的容易理解。

352亿的债务,一共包括两大部分,相应解决方式如下

——应收账款质押和实物资产质押的债务,进行展期。

所谓展期,就是晚点还,不仅晚点还,还降息。

晚多久?

5-8年还清。

——开发贷,存量项目逐步偿还,新增项目逐步投放。

已经放出去的开发贷,慢慢卖房子,慢慢还账。

已经批复但还没放出去的开发贷,该放还是要放,让现金流滚动起来。

4、以持有型物业等约220亿元资产设立的信托受益权份额抵偿。

华夏幸福手里,还有一部分拥有稳定现金流的持有型资产。

针对这部分资产,做个信托产品,拿信托收益份额,来冲抵债务。

共计可以冲抵债务,约220亿。

5、剩余550亿,由华夏幸福承接,通过展期、降息和后续经营,逐步偿清。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方式是

——剩下这550亿,我真还不上了。

——要么展期降息,要么死给你看。

我们把华夏幸福的2192亿偿债计划,做个梳理就是——

先变卖家产,还掉570亿;

再捆绑债务变卖家产,转移500亿;

然后把持有型物业信托化,抵掉220亿;

还剩下902亿,实在还不了,那就展期降息;

现在还不上,5-8年总能还上,再把利息降到2.7%

570+500+220+902=2192亿。

算来算去,到最后

——华夏幸福手里,竟然还能剩180亿。

180亿,怎么花?

老老实实盖房子,老老实实保交付,一定不能烂尾。

02

购房者,有救了。

银行和金融机构,吃了最大的哑巴亏。

华夏幸福的整套债务解决方案,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地方不仅牵头,还亲自下场兜底。

华夏幸福整场危机的化解,由河北省政府牵头组织,平安和工行主导参与。

三个主角,一个是主管地方,一个是国有银行,一个是混合所有制的大股东。

更有意思的是

——地方亲自下场兜底。

华夏幸福的环京产业园,将打包出售给“新空港”

——不仅将带走华夏幸福520亿的债务,还将提供一部分现金。

新空港是谁?

一个股东,是廊坊市政府;另一个股东,是河北省政府。

地方一出手,就消化了1/4的债务。

第二,银行和金融机构,吃了哑巴亏。

这份偿债方案,原本通过的希望极其渺茫。

银行和金融机构,看到方案后,原地一蹦三尺高

——900多亿的债务,竟然要展期5-8年,利息还只给到2.7%

这不是协商,这是在银行身上剌肉。

自债务重组方案放出来,就有一部分投资人私下串联,想拿到25%的否决票,以此否定这版方案。

紧接着,监管部门牵头开了一场会

——大部分人,最终选择了妥协。

128日,债务重组计划高票通过,902亿的债务得到5-8年的展期。

监管一出手,又消化了近一半的债务。

第三,不烂尾,是底线。

经过资产和债务重组之后,华夏幸福保留了孔雀城的住宅业务。

不仅保留了住宅业务

——还留下了资产变卖偿债后剩下的180亿,用于复工复产。

留下住宅业务,有两个目的。

主要目的是,保交付、不烂尾。

次要目的是,住宅好变现,通过快速变现来逐步还债。

03

剩下的暴雷房企,有救了。

华夏幸福的债务化解,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政府,兜底了。投资人,吃亏了。购房者,不烂尾了。

看起来天大的雷,到最后不过就是一场长达5-8年的债务展期。

活像一个憋了很久的屁

——你以为,要拉满一裤裆,炸的满世界都是

——结果,只是一声闷响,臭了一圈离得最近的人。

有惊但无险。

为什么华夏幸福的债务危机,能暂时得到有惊无险的化解?

这其中,有两个必要的前提。

第一,事儿要足够大。

华夏幸福的债务危机化解,必须要感谢的是

——地方和监管部门的牵头和兜底。

为什么他们会兜底,会牵头?

华夏幸福太大,惹出来的事儿太大。

每年中小房企死的那么多,烂尾的更多,怎么没人兜底?

说的难听点——

还是盘子不够大,还是惹出来的事不够大。

而华夏幸福的债务问题,如果没人牵头解决、大胆兜底,会发生什么?

往小了说——

数十万套房子烂尾,数十万个家庭资产化为泡沫,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往大了说——

数千亿的债务断裂,近万亿的盘子崩盘,拖着整个金融系统陷入泥潭中。

与其这样,不如地方和银行吃点亏

——给点钱,展个期,利息打个折。

——让企业活下来,让流动性恢复。

大盘子只要转起来,一切都还有缓。

第二,手里的好资产足够多。

为什么看起来足足2000多亿的债务,最终能轻飘飘的解决?

除了展期的900亿之外,剩下的1000多亿,是靠华夏幸福变卖家产换来的。

卖项目卖土地,卖了700多亿;卖项目绑债务,又消化了500多亿;把持有物业变成信托,又冲抵了200多亿。

华夏幸福所变卖的资产,不仅仅是腰斩的环京地区。

还有深圳的城改、南京大校场的旧改、东莞的旧改、广州的城改……一大波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好资产。

如果是个中小房企暴雷了会怎么办?

一看手里的资产,满打满算两三百亿;

一看两三百亿的资产,不是三四线城市,就是远郊鸟不拉屎。

你倒是想变卖,奈何无人接盘。

只要手里的好货足够多,只要肯割肉变现,终归有人接盘,死不了。

站在华夏幸福的这场危机上,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相对悲哀的结论——

因为,大房企们盘子大,惹的事儿更大,负债大,手里拿着的好资产更大;

所以,到最后往往“大而不能倒,倒了终归有人救”。

站在这个相对悲哀的结论上,你去看现在暴雷的诸多房企,其实大都有解。

比如,看起来危在旦夕的佳兆业——

但凡陷入无法正常交付的烂尾危机,地方和监管终归会牵头兜底;

但凡放出来深圳及大湾区的几块地,一堆人打破头冲进去接盘。

再比如,恒大。

有了华夏幸福的解决先例,随时都会挂的恒大,似乎也能再挺挺。

莫慌,终归都有解。

回顾整场危机化解,能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哪怕大房企再烂,可能我们最终还是要悲哀且无奈的“优先选择他们”。

谁让他们盘子太大,哪怕负债再多,也不敢让他倒。

谁让他们高额举债拿下的好资产太多,哪怕倒了,也有人接。

只要有人兜底,终归不会崩盘。

只要有人接盘,终归不会烂尾。

大而不能倒,是这个时代悲哀且无奈的注脚。

但更加悲哀和无奈的是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往往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

摘自-大碗楼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操盘600亿,数个百倍回报,连续投出韦尔、商汤...商汤,一个挡不住的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