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十论当前经济

时间:20-04-28 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

十论当前经济

在万众忐忑中,在全球瞩目中,中国第一季度数据出炉:1GDP 20万亿,同比下降6.8%2)工业部门中私营企业下降11.3%,远高于国企(下降6%);3)三驾马车中消费受影响最大:消费同比下降19.0%,投资同比下降1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出口同比下降11.4%(因国外疫情滞后,预计二季度出口下滑更严重);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表明居民生活受到冲击。

怎么看?怎么办?

1. 疫情正从一次性冲击中长期冲击转变,不仅疫情仍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一段时期,而且疫情过后各国之间的伤痕短期内难以弥合,不确定性长期化,还会有黑天鹅出现,面对美国甩锅的阳谋,务必要有底线思维。

2. 就国内而言,供给需求双侧冲击迅速向需求单侧冲击转变,原因在于,尽管供给也受到影响,但需求下滑程度比供给能力下滑严重得多。需求不足主要源于消费和出口下滑。比复工更重要的是订单!

3. 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增速,而是救命”——大量中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正挣扎在生死边缘。这攸关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4. 无论新基建还是旧基建(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下降19.7%),对于中小微企业救命没有多大作用,只能令大企业、大国企受益,加剧经济结构性失衡。

5. 现在需要的不是新四万亿而是两万亿消费券:消费券是争议最最小、效果最最佳的政策选项,但应由中央财政统一发放,力度要大(建议 2 万亿),不能下毛毛雨。消费券不仅可以救老百姓生活之急,更可转化为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入,是救命良药。

6. 决定中小微企业生死的关键是现金流。金融政策的发力重点应是防止因抽贷、断贷而加剧企业倒闭风险,金融机构原则上应对到期贷款自动延长期限。

7. 政府担保基金应与金融机构一起分担风险,这样既避免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不足,又避免过度放贷的道德风险。

8. 房地产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更是居民资产配置的最大池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避免对房地产的妖魔化和一刀切。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如果不改变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一刀切限制一城一策将沦为空谈,难以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9. 机不可失,顺势而为取消每年的 GDP 增速指标,这是落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必由之路。人为设定增长指标等于自我设置不必要的限制,要么因完不成指标没面子,要么为了冲指标而浪费资源甚至虚报数据。

10.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 336 项改革中,抓紧推出一批影响力大的实质性改革(类似于注册制改革),提振社会信心。例如向民企和外企开放更多行政垄断性行业。一次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摘自—亚当斯密经济学

   
上一篇 下一篇
-6.8%!GDP增速创下40年来新低,影响有多大?权力•数学•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