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中国金融时局、走向及投资对策

时间:19-11-18 来源:银行家杂志

中国金融时局、走向及投资对策

一、金融时局:系统风险压顶

1,货币泡沫太大了

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至2017 年末的39年里,货币总量从1159亿元增至167.68万亿元,增加1447倍。同期的GDP,从3648亿增至82.71万亿元,增加227倍。M2超出GDP的141.4万亿元,超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这部分巨量M2,就可以归属“铸币税”,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手段了。M2与 GDP之比,从31.77%跃升至203% (美国则长期控制在70%以内)。“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弗里德曼)。所有的资产价格问题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尤其是货币超发造成需求端暴增而引起的。一千多年前信用货币(纸币)的祖始爷“交子”一问世,通货膨胀就如影相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2,债务杠杆太高了

中国的非金融体系债务占GDP比例高达328%,远远超过250%的警戒线。这意味着从整体上来说,经济增长将被债务的利息抵消殆尽,也就是赚到的钱已经不够偿还利息了。表面的经济繁荣,已然是“纸面财富”,众多的债务融资,已成为必须依靠借更多新债来偿还本息的“庞氏融资”。例如已有一批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在80%以上,意味着只有依赖房价一直上涨、新增更多负债才能持续运行,一旦房价下降一段时期或融资收缩,其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可能随时引爆。其他依靠加杠杆维持日常经营的实体经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3,违约高峰来临了

货币加速发行已经难以为继,开始进消化泡沫的紧缩期。目前,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整体上已经开始降杠杆,而承接其杠杆转移的个部门还在最后的加杠杆之中。在货币超发、信贷膨胀的退潮过程中,杠杆高的经济部门都在咬牙硬撑、且战且退,“裸泳”者已经纷纷亮相,债务违约事件接踵而至,“违约潮”已开始到来。

4,“衰退”周期运行中

经济周期规律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强大的为因素只能延缓 其节奏并同时会增加其强度,但无法改变其方向、趋势。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的“复苏”至2011年“繁荣”的最高峰,经济上升周期长达33年。2012年起步入“衰退”,至今已近5年半时间。待“衰退”⻅底,则为漫长的“萧条”阶段......经济下行周期的结束,将会以一大批前期跨越式发展的资源型知名企业的创始大股东出局、公司被兼并重组为主要标志。政府、企业、私各经济部门对经济寒冬的长期性和严酷性都务必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千年的长历史周期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正进入一个昂首向上的上升时期。“萧条”之后,则将会进入另一个复苏繁荣、笑傲世界的伟大时代!

二、金融走向:坚决压降杠杆

刘鹤副总理的四句大白话,简明扼要,针砭时弊,也阐明了当前金融局势和政策走向。

1,“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

做生意必须拥有并使用前期利润积累的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必须达到规定比例。监管要求放贷金融机构必须进行穿透式审查。

 “空手套白狼”的商业奇迹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引起的资产价格泡 沫基础上的,“清华大不如胆子大”确实在此前很长一段时期里是一种得到了验证的事实。但当前趋势已经改变,靠大胆负债而坐享资产泡沫财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是资产价格进入缩水阶段; 二是企业自身的负债已达饱和状态、负债能力越来越低;三是银根收紧,借钱越来越困难;四是融资成本越来越高。

2,“借钱是要还的”

融资渠道收窄,融资条件趋严,借新还旧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长期以来,在资产价格吹泡沫的过程中,借了钱就不需要还,以至于也没想过要还,甚至贷款人也不要求归还。随着金融去杠杆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货币进一步收缩,资产负债表面临着缩表的大转折,各类融资渠道变得逼仄,靠负债垒规模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持续,“庞氏融资”要穿煲了。前期杠杆越高受益越大,转而将会成为受损最严重。一些经济部门缺乏偿债能力,债务违约事件将频频发生、接踵而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

3,“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

货币趋紧,资产泡沫受到抑制,投资旱涝保收、坐享资产泡沫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长期以来,在货币泡沫推动的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游戏中,完成了一轮畸型的社会财富大转移,创造价值变得微不足道,参与财富分配成为主流,负债最多的不经意间很快就成为财富的掠夺者和最大的受益者,而勤奋厚道的存款则成为被剥夺者。负债投资不但没有风险,反而成了财富流向的洼地。在资产价格去泡沫的新趋势中,以往的财富游戏规则将被颠覆,正本清源,借款本息的偿还、投资的预期回报都只能依赖于所投项目有足够的现金流来覆盖。在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理财产品也将打破“刚兑”,“名股实债”将寿终正寝。在资金链可能断裂的压力下,一些开发商将不得不竞相降低房价以促销求存,一大批公司的大股东将不得不拱手让出多年苦经营的公司主导权。

4,“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出来混,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么因,结么果,因果报应是宇宙的永恒规律。坑蒙拐骗诚然是坏事,没有还钱的意愿、事实上的“庞氏融资”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加严重。靠运气得到的,将会运去而财散;靠杠杆得到的,会被杠杆重新收回;靠不择手段得到的,也将受到因果铁律的严惩,而在不同的时空、以不同的方式失去。从哪里来的,将回到哪里去。“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其因皆有果,万物皆轮回。

三、投资对策:严守“能力圏”

1,认清并遵循“大趋势”

所有的大机会,都是趋势给的。与之相比,我们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则次之又次。当前处于经济下行周期,应当遵守“不亏损”的基本原则,彻底扭转经济上行周期“撑死胆大的”的惯性思维和盈利模式,调整为“心驶得万年船”,审慎保守,现金为王。绝不可贪婪追涨,当须冷静观察,等待资产泡沫破灭后的血流成河、尸骨累累。真正好的投资机会反而是很容易看得清的,是丢在地上没有要的,只要耐心等候,到时有胆识、有能力(有现金)俯拾便是。

2,扩大并严守“能力圈”

牢记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不熟不做,不懂不买,一定要在自己理解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在能力圈内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准确评估自己的性情,明了自己的强短处,并懂得不超越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做决策、做事情,就已具备一种少有的人生智慧。如果再懂得寻找到自己最擅长、且能够产生高价值的领域,反反复复用最笨拙的方式做事,对要害进行饱和攻击,就掌握了成功策略,就是高手了。道理很简单,方法很平凡,但真正能够做到就很不简单、很不平凡了。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过程中,要以坚持不懈、始终如一,通过潜学习、反复练习和实践,来努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并耐心等待。当落在能力圈范围内的机会到来时,就容易抓住了。 

3,坚信并做好“资产配置”

总的来看,长期来看,个命运完全受制于社会环境、经济趋 势,我们都是趋势的产物。处于难以认知的潮流、趋势之中,我们每个都微不足道,也根本不可能取巧求全。因此,无论是追求财富自由,还是追求财富的进一步增值保值,主观上切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务必遵循“复利”原则。要防范负面“黑天鹅”、抵御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就“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而必须学会、做好资产配置,以分散、对冲风险,以获取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这一点与创业要求高度专注、聚焦的原则恰恰相反。

通俗地讲,资产配置就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将资产按不同比例在不同类别、不同地域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理财目标。资产配置应遵守的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区别生活保障、日常消费及投资、投机几大类别,根据各自的年龄、家庭收入及开支状况,在确保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其资产配置比例。二是要做好在不同地域、国别的资产多元化配置。再深入一点的话,则要注意在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的资产配置。三是要做好各大类资产的配置。如现金存款类、保障保险类、不动产类(房地产)、固定收益类(如债券)、风险投资类(股权投资、股市、期货、外汇、黄金、比特币等)、收藏品类等,根据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风险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不同类别的资产。按照上述原则做好了资产配置之后,就能够有效地分散、对冲各种风险,时间就会投资者的好朋友,投资者就可以从容地享受时间带来的价值。

4,求存宜主动“降杠杆”

杠杆是把“双刃剑”。

在货币超发、信用膨胀期,经济上行期,资产价格上升期,钱可以办大事,涨时助涨,有利于加速财富的积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里,在货币膨胀推动下,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快速上涨,高负债成为财富快速增长的最大秘密,负债总额最高者纷纷名列财富排行榜的前列。

同样道理不同方向,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收紧、信用萎缩期,资产价格下跌期,杠杠则是烫手的山芋,跌时助跌,财富也会加速损失甚至直接归零。已经处于高杠杆的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私部门,都应当树立“底线思维”,少输当赢,尽量主动降低杠杆,在尚可控时就要有节奏地对资产负债表 进行主动缩表,以求平缓着陆后,用一定时间来消化泡沫,夯实基础,等待下一次机会。这是一个困难但是最明智的选择,为上策。否则,将不得不被迫面临以下几种更加痛苦的选择:

(1)借新还旧,拆东补西,输血续命。结果是延长了痛苦, 增大了损失。最终能否续命,要取决于融资能力强弱、净资产可损耗的时间能不能坚持到下一次的复苏、繁荣。

(2)找人接盘,兼并重组,转嫁债务。要取决于资产质量优劣、能不能找到既有兴趣而又有实力的接盘人,及买卖双方能否对出让价格达成共识。常见的较可能结果是,兼并重组后,创始人丧失大股东的地位,但可以保住大部分资产。

(3)弹尽粮绝,债务违约,被迫清算。告贷无⻔,融资无路,现金流枯渴,到期债务因无法偿还或续期而违约,被迫面临资产清算。与相当一批上市公司大股东一样,因股权质押融资到期无力偿还,跌破平仓线后直接爆仓出局。此时,能够保存小部分净资产已属幸运,血本无归甚至负资产也属常见。

年有春夏秋冬,日有白天黑夜;企业有发展、成长、成熟、衰退,经济有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市场价格有涨跌波动;情绪有高昂低落......世间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周期规律是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我们当习以常,毋需大惊怪。但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在长周期下行阶段的一个疏忽或失误,对个人来说可能耽误的就是大半辈子。风险管控是投资、经营及所有博弈游戏永远的生命线, 那些顶级高手早就深谙此道并能够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如孙子的“立于不败之地”,巴菲特的“不亏损”,李嘉诚“90%的时间都在考量失败”,等等。

每一轮泡沫的兴起,都是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财富从存款人转移到负债者⼿手中);每一次泡沫的破灭,也是一次财富转换的机会(财富从高杠杆负债者转移到在资产价格底部敢于买进的现金持有手中),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当前,应当拒绝某些大类资产泡沫最后阶段的诱惑,空仓为上,现金为王,切不可重仓,更不可加杠杆。如果在投资上能够顺应大趋势,做到进退有序、把捏有度,那么,在崩盘暴跌之后,将随处可⻅未来财富增长数倍的良好机会。

摘自—银行家杂志

   
上一篇 下一篇
大举扫货!全球最大主权基金突袭A股,中东土豪...28亿,小鹏最新融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