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2019,那些爆过的雷,以及满地鸡毛

时间:19-07-24 来源:今日头条

2019,那些爆过的雷,以及满地鸡毛

风险行行有,金融领域尤其多。

老板撂下烂摊子叫跑路,而金融行业的跑路,以及平台停业、清盘、倒闭或失联等,被称为“爆雷”。受牵连的机构和个人,就算是“踩雷”了。

 “雷”,响声大,破坏力大,象征了金融行业的巨大风险。

1.“雷”声滚滚来

2018年以来,金融行业的雷特别多,踩雷的投资者和第三方机构也特别多。

最近诺亚旗下歌斐资产踩了承兴国际的34亿“大雷”,汪静波在办公室里报警,承兴实控人罗静被抓。一时间,行业震动,投资人惊愕不已。

紧跟诺亚之后,中原证券在7月12日也被爆出其2.4亿元资管计划踩雷福建闽兴医药应收账款。

这让人联想起2018年的华业资本投资医药企业应收账款遭遇百亿元诈骗。

去年踩雷贾跃亭十亿多元股票质押的长江资管今年也再次入坑,踩雷涉及价值7亿元的973.12万股蓝英装备股票质押。

2018年至少有10家券商的资管计划踩雷。

从P2P到私募基金,金融圈的种种乱象,让人慨叹。

2.2019年的雷声

2019年上半年,行业里依旧爆出来很多大大小小的雷。

年初时,至少11家信托机构深陷东方金钰的40亿债务危机。中信信托、华融信托、中海信托、中建投信托和中粮信托等多家机构卷入其中。

P2P方面,上一轮P2P爆雷潮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平台都是通过短期高利率的现金贷补上了坏账。因此,爆雷并未停止。

3月,百亿级平台团贷网就因145亿资金待偿还,出借人数22.2万,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实控人唐军、张林在3月28日向公安局投案自首。

4月,主营业务是企业债权产品的千亿规模P2P平台鑫合汇因偿还压力过大、资金链断裂而爆雷,截至2019年4月,鑫合汇平台累计成交额 2124.19亿,当时出借人数4135人。部分不合规借款人人均借款376万,超过银监会规定的限额。最后实控人陈某自首,17人被捕。

5月30日,信和财富及其关联P2P平台信和大金融、金信网,在同一天相继被查封。此前,信和的线下理财销售过程中就曾出现过理财经理直接骗取客户资金的案件。

6月,2013年上线的P2P平台爱投资爆雷,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介入。截止6月2日,爱投资平台借贷余额129.65亿元,利息余额10.6亿元,出借人数量11.43万余人,逾期金额97.6亿元。

但实际上,大多数合伙人、核心高管已经在2018年前陆续离职。东窗事发的时候,实控人也已经躲到了海外。

3.基金和上市公司纷纷爆雷

有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P2P频频爆雷,而2019年的雷区更多集中在13万亿规模的私募基金领域。

私募基金兴佳利业就涉及违规将100万投资门槛的私募产品分拆销售,二期募集资金多数去向不明,最后宣布超17亿资金尚未对付,账上可用资金不足3000万,负责人被以涉嫌合同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逮捕。

就在7月12日,中国证监会就对5宗私募基金违法案件作出了行政处罚,分别是北京丰利挪用私募基金财产案,复航投资利益输送案,盛世股权违规案,恒兆源投资违规案,四川昊宸违规案,5家私募合计被罚没296.34万元。

另据统计,上半年以来,基金业协会已经公布了4批失联私募的名单,失联数量共计268家,较去年上半年的163家增加了64.42%。

除了P2P和私募基金以外,上市公司的爆雷也是2019年上半年的一大风险集中爆发的区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6月,就有超过24家上市公司企业被ST,其中不少涉及公布财报数据造假导致的爆雷,康美药业、康得新和飞马国际都是上半年股市投资者最大的坑。

去年接连踩雷乐视、中弘股份和利民股份的盈泰财富云,也被投资人质疑逾期兑付的风险规模在60亿元以上。

4.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雷”

中国经济一路向上的时光正在过去。经济进入调整周期,这是“雷声”不断的主要背景。

类似承兴国际这样的融资方,是不是“艺高”不知道,但胆子很大——中国草莽丛生的市场上,从来不缺少这样的胆大者。经侦很忙,也是有原因的。这是“雷声”不断的第二个背景。

诺亚事件发生后,一些持牌机构从业者冷嘲热讽,背后补刀。有关诺亚新闻的评论区里,充满了“持牌机构之间友好的商业互捧氛围”。金融圈的鄙视链现实存在,包括诺亚在内的三方,也还是有着民营金融的“殇”在。大小三方机构,常常出于业绩规模考虑,在选择资产时退而求其次,也增加了踩雷的风险。

另外,资管、财富机构的风控、尽调、敢于对产品说“不”,是保障投资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这道防线,投资者将面临漫山遍野的“雷区”。但很多机构在业绩压力之下,风控防线不断后移。这是金融圈最值得警惕的道德风险。

产品和平台爆雷、三方平台和投资人踩雷,其中还值得深思的是,在媒体和地方监管部门已经提示风险,同时在公开资料中也累积了成千上万的违约判决书的情况下,产品爆雷前依旧有数以万计的投资者纷纷涌入。

然后,市场一地鸡毛。

摘自—今日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值TOP10,人类进化及中美坐标蒋锦志首次对投资者公开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