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人均负债40万意味着什么?

时间:19-01-02 来源:原创·老蔡时评

人均负债40万意味着什么?

有财经网站报道称,前中金国际董事长朱云来在某闭门金融论坛上透露,中国2017年底债务已达600万亿人民币,人均负债40万!而2016年底朱云来曾透露,中国2015年债务达300多万亿。这意味着,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手段完全靠印钞而来,负债更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远高于公开GDP6.5%的增长。

当外汇储备稳居世界之首,拼命印钞成为唯一的选择,巨额外汇储备以巨额M2为基础,180万亿的M2,其中约100万亿来自外汇占款。十年前,中国广义货币M2总量只有47万亿,现在M2广义货币总量超过了180万亿,货币总量暴增了3倍!自2007年1月以来,中国货币供应总量M2连续超越日本、欧洲和美国几大经济体,相当于欧洲和美国的两倍!

按朱云来的说法测算,今明两年债务规模或将达到720万亿和860万亿。如果仅按6%的年利率,今明两年债务利息将达40万亿和50万亿以上,也意味着至少占了一半以上的GDP。中国80万亿GDP明后年的真实增速很可能不会超过2%,甚至有可能为负数,倘是如此,巨大的债务泡沫还能维持多久?这样的债务泡沫一旦破灭,会不会引发全球从未见过的金融危机乃至大萧条?

过去十多年,政府从银行、债市和影子贷款机构无节制地举债,投入不以计数的重大项目或形象工程。地方靠“土地财神”更是过惯了肆意挥霍的好日子,由于债务门类繁多,数据更不透明,债务实际上处于无序失控状态,融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且呈现多样化、隐蔽化趋势,导致很多资金来源和数量无从知晓,负债规模更是难以精确统计。

正是因为藏在黑箱里的隐性债务是一个未知数,更加剧了金融财经界对债务危机的担忧。目前披露的债务数据只是冰山一角,总负债和地方债务或许无人敢提及。如果单从法律上讲,地方政府不允许向银行举债借贷,但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需要大笔资金,政府通过设立城投融资平台,以财政担保向银行借钱,这个模式在中央4万亿元刺激之后,几乎被所有地方政府如法炮制。

中国债务黑洞到底有多大,外界只能是雾里看花,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7年底政府债务余额为38.8万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的报告显示中国2016年底的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46.4万亿,其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19.1万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在2017年度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提到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约30万亿元。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指出“到2017年6月底,城投债余额就高达47万亿。”

麦肯锡早期的报告显示,中国债务规模(包括金融业债务)自2007年7.4万亿美元增加到28.2万亿美元,规模水平相当于GDP的282%,这个比例比美国高出很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曾对47个国家的债务进行调查,发现从2007年至今,全球债务从57万亿美元增至200万亿美元。中国债务增加83%,如果包括金融业债务在内,中国2007年以来债务增加了4倍。

《财经》杂志2015年在“摸底中国负债”的长篇文章中,根据分门别类的统计数据,综合金融部门债务、政府部门债务、居民部门债务与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债务总规模高达120-128万亿左右。仅2012年非金融部门债务就达到了GDP的2.21倍。该文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他感慨说:“在人均收入6,00美元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维持如此之高的债务水平”。

中国负债比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发展中国家通常负债比发达国家少,但中国并非如此,由于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地方政府举债投资以及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短短十年,中国从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变成负债最多的国家。最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债务根本无法偿还,许多盲目投资的项目不仅不能正常付息,连本金都很难收回来。

中国债务屡创新高,实际上跟各级官员的利益有很大关系,钱多了可以随心所欲大搞建设大搞形象工程从而创造所谓的政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类项目大肆敛财疯狂贪污,至于沉重的债务包袱扔给下一任或下一代,地方官员更不会考虑未来如何偿还债务,很多地方在举债时根本就不打算偿还债务。   

己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坦承,对于地方欠债,最终只能由中央政府来填补窟窿,这必然要减少民生、公共事务等等方面的支出,最后等于是老百姓来替政府还账,如果银行将地方债务转变成坏账,仍然是老百姓的损失,如果通过多印钞票制造通货膨胀来稀释债务,受害的仍然还是老百姓。

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依然还是要走货币和财政“大放水”的老路,所谓的“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意味着在全球货币紧缩的背景下反其道行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至于会议公报中提到的“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期盼。

以往的减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越喊减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就越重。2017年营改增说要减税1万亿,结果是税收暴增。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要为个人和企业减税8000亿元!然而今年1-9月,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2%,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2.5%,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1.1%。同一时期GDP只增长6.8%或者远低于这个数据,远远低于税收高增长。

高税费,货币成本、基本生活成本和行政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给中国经济带来沉重的包袱,如果不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所谓的减税降费,必然成为空洞的数字游戏。减税的前提是政府减人,政府减人的前提是减少事权。而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调,依然是政府来主导扩大投资,那么对于减少债务调整经济结构不会有任何起色。

摘自—原创·老蔡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星石、高毅、朱雀、景林等顶级私募2018业绩盘...2018十大科技独角兽,平均下跌46.2%,最后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