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朗玛信息(300288.SZ):王茹远和一个关于庄股的“老故事”

时间:15-03-30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朗玛信息(300288.SZ):王茹远和一个关于庄股的“老故事”

王茹远与华夏时报的总编辑水皮“掐架”让朗玛信息更加火上浇油,连夜发布44份公告的任性公告已经够劲爆,取代全通教育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更让其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朗玛信息的炒作手法还是新瓶装旧酒,仍是庄家时代操作思维的延续,手法老旧,但依然灵光。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概念炒作让朗玛信息的泡沫吹得越大风险也就越高。在普遍实行信用交易今天,疯狂上涨的朗玛信息一旦转入跌势,由于受困于涨跌停交易制度,可能在连续跌停期间因无法卖出又不能追缴保证金,使账户内的资产被强行接管导致资产清零。信用交易时双刃剑,股价上涨可以加倍收益,股价下跌则相反,如果投资者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参与这类股票投资,多少次大赚特赚都不敌一次资产清零。

面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精通中国历史文化的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一片叫好声中,冷静地得出结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在另一个场合,翻译家傅雷则说,中国从来不缺少奇迹,只是大多没有好下场。很不幸,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的中国内地股市,这更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现在,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朗玛信息正在创造新的奇迹,被炒家认为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的龙头。

3月26日,朗玛信息再次一字涨停,报282.82元,接棒全通教育,成为两市新“股王”。市场传闻证监会开会将严厉打击股价操纵行为影响,其中点名全通教育。首此影响全通教育股价跌停,股价报273.6元。在如此高位,朗玛信息气势如虹,连续5个涨停版,足以闪瞎监管者的双眼。2014年4月初,朗玛信息从47.05元起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上涨至282.82元/股的高位,其间涨幅高达601%。股价屡创奇迹的背后,却是朗玛信息不堪的经营业绩。

并非奇葩:上市三年,业绩每况愈下

股价这么高,还这么狂涨,投资者第一反应应该是,这是一家业绩和业务高成长的科技行业龙头新贵,有独特成功的运营模式,我估计即使巴菲特恐怕也会这么认为。但事实远非如此,或者说恰恰相反,上市三年,这家公司业绩不增反减,每况愈下。

2012年上市第一年,朗玛信息净利润8778.59万元;2013年度净利润下降为5630.36万元,降幅达35.86%;2014年净利润为3474.98万元,较2013年度降幅达38.28%。事实上,朗玛信息在2014年度的实际盈利水平远比看起来的更糟糕,该年度,朗玛信息获得了总计高达2299.37万元的政府补助,而在2013年度,政府补助为964.07万元。也就是说,如果剔除政府补助,2014年朗玛信息已到了亏损的边缘

最近公布的2015年首季业绩预告,公司的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利润同比下降10--20%。在下面的这个表格,我们来看关键指标的同比增长率,不堪入目。

 

51690857_2.BMP

 

 

 

 

 

 

 

 

主业崩塌 :不成功便成仁

那么,朗玛信息的是干什么的呢?原来,朗玛信息是一家经营电话对对碰的公司,并靠该业务上市。电话对对碰是一种通讯增资服务,一种语音电话系统。如果你还不太清楚,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色情和交友电话就属于这一类。

2014年年报显示,电话对对碰作为公司主要的营收和现金流业务,占营业收入的97%。公司最近业绩连年下降,每次公司都会重复类似这样的话: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公司主营电话对对碰业务的潜在用户群体被分流,导致对对碰业务出现一定下滑。使用大量募集资金,这个先后投资过亿的项目,因为被移动互联大潮抛弃,经营颓势难以扭转,今年3月18日,公司才发现看错了方向,决定放弃继续投资的计划,前期投资基本泡汤了。简单说,2012年公司发新股募集的资金,大部分都扔进了这个无底洞里了,结果是越投钱,收入越少,盈利更是锐减。

面对移动互联对其主营业务的冲击,公司当然也没有束手待毙。公司利用募集,除了大量投入电话对对碰打水漂的项目之外,另一个重点投资就是试水移动互联业务。结果也是不成功。

其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是语玩,相当于把电话对对碰搬上了移动互联网。该产品上市已经一年多了,基本上没有收益,市场拓展不理想,需要的是更多地投入。于是,董事会3月18日决定将其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伟。公司对此解释是,目前语玩产品处于大规模投入前期,亟需大量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和用户发展,并在较大用户基数上逐步探索下一阶段产品定位、发展模式、盈利点和商业模式。考虑到语玩项目短期内投入规模巨大却无法实现效益,且面临移动社交软件巨大竞争的情况下,公司拟出售此项目。公司主业电话对对碰不行了,面临坍塌,新的移动互联业务也不成功。只要穷则思变,决定全面转型进军互联网和移动医疗,这才是各路炒家最大的动力。

启生信息:股东的印钞机

2014年6月,朗玛信息宣布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州启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中,以56.91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支付约3.33亿元,另以现金支付3.17亿元,合计支付对价6.5亿元。同时,向不超过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166亿元,用于支付购买资产的现金对价。同年12月,该重大资产重组正式完成。

根据公司的介绍,启生信息主要资产为“39健康网”,已有10多年的积累,与大量三甲医院、知名主任医师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覆盖了数亿用户,日浏览量过千万,并服务于上千家医疗机构和大量知名品牌药品与医疗器械厂商。目前启生信息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广告服务、医疗健康信息增值电信服务等。其中,2013年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比七成。其未经审计的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仅为2765万元,评估值6.5亿元,增值22.5倍。

根据公司公告,被收购的启生信息2014年的预测利润为3609万元,实际完成5100万元,完成率141%。显然,仅从这个盈利数据看,启生信息表现非常优异。但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个盈利数据是否存在操纵痕迹,需要进一步详细专业解读。一个最重要的疑点是,朗玛信息也最终完成了合并启生信息后的盈利预测,完成率为115%。令人蹊跷的是,如果朗玛信息的原有业务利润下降了近四成,而启生信息则正好超额完成了四成,两者冲抵,完成了目标利润,而这样更显示出收购启生信息物超所值,这对市场炒家,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有利,可谓是一石三鸟。相反的,如果是启生信息没有完成盈利预测,则全是输家。

最大的质疑是,启生信息作为热门的网络公司,和惨淡经营的同行相比,业绩过于优异。这么好的公司为什么不单独上市,而要卖给名不见经的朗玛信息?如果是因为国内上市排队需要等待的话,那么可以去美国或香港上市。最可能的逻辑是,启生信息的盈利经不起公开的审视,或是利润被过度包装,或是其经营中有太多的灰色收入。从公开的财务信息看,启生信息创始人在公司目前的状况下,如此贱卖缺乏合理性。根据收购方案,启生信息的创始人团队近半估值直接套现,所换购的朗玛信息的股票比例很小,已经沦落没有发言权的小股东。

朗玛信息的总市值,从去年4月启动前的不足50亿元,到3月26日超过300亿元,增加的250亿元的市值最大功臣非启生信息莫属,靠朗玛信息原有的业务,保住原有的公司50亿元市值恐怕都有难度,而朗玛信息收购启生信息只花了6.5亿的代价。启生信息对朗玛信息的股东来说,就是一个天大馅饼,甚至是印钞机。实际上,朗玛信息没花一分钱,现金对价来自增发,换股也不用花钱。

158元增发:谁疯了?

3月18日,公司推出令人错愕的增发方案,拟以158.36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募资10亿元。认购增发股票的对象为自然人王伟 、吴镇发及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自然人王伟是朗玛信息的大股东。另外,参与认购221万股的上海宏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即为一直重仓朗玛信息的原“公募一姐”王茹远“奔私”后成立的投资旗舰。吴镇发在内地股市同样名声显赫,但亦有争议,本次参与高价增发动机不明。2009年,在山东新汶矿业重组前夕,其持有华塑控股146万股,被举报其身份是重组方某高官的大舅子,涉嫌老鼠仓,最终导致重组流产。吴镇发还曾于2013年6月,以武锅B第六大流通股股东的身份向公司叫板,威胁对在股东大会对有关决议投否决票。

158元的增发价为史上最高,前不见古人,亦无人能望其颈背。如果顺利实施,这将创造A股的另一奇迹。这么高的增发价格,确实给你的感觉是疯狂。这也可能是该股诱使发飙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博傻的激情被激发出来。博傻者肯定这么想,公司老板和股市牛人都敢以这么高的价格出钱增发,锁定36个月,我等炒作流通股,可以随时走人。

但股市的逻辑显然并非看起来这么简单。首先,老板在任何价格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都是对的,他只是少量增持,不是私有化,他如果敢以这么高的价格私有化,恐怕才可以当真。其次,你永远不知道那些牛人大佬究竟有多少低价筹码,他平均持有成本可能低的你无法想像。如果你住在海边,会发现退潮之后,总有一些小鱼虾,而不是鲨鱼,搁浅在岸边的沙滩上。如果更多的低价筹码在高位套现,锁定这点股票也是利润的多少而已。

此外,高价增发也可能只是个诱饵,或者是配合二级市场炒作,具有不确定性。现在只是提出方案,还需要股东大会批准,上报监管部门审核等繁琐的程序。如果市场行情不利,上市公司可以调整增发方案或干脆取消增发。

还有,这个10亿元的增发方案,只有2亿投入到互联网和移动医疗相关项目,其他8亿增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说明什么?一切还只是概念炒作阶段,投资只是试探性的。

操控手法:新瓶装旧酒

朗玛信息被一路狂炒,除了人们的题材,还有另外更重要的原因。

任何一只超级牛股的背后,都有一个超级牛人支撑,明星基金经理王茹远无疑是朗玛信息股价神话台前和幕后最大的推手。中国股市是个极具羊群效应的地方,大佬振臂一呼,就有人赴汤蹈火,理性的声音总是淹没在狂热中。早在2014年3季度末,王茹远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和宝盈策略分别持有朗玛信息330万股和288万股,分列当时朗玛信息十大流通股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合计接近总股本的5%。

这次王茹远的私募基金以158元参与高价增发,表明其在奔私后痴心不改,做多朗玛信息的思路仍在继续。问题是,和王茹远相关的资本究竟控制着多少朗玛信息的股票?如果从盘面观察,这只股票可以如此任意上涨,肯定已经被高度控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高度默契,成为共同推高股价和市值的黄金搭档。高送转是内地二级市场最受青睐的题材,上市才三年,基本面乏善可陈的朗玛信息在股本扩张方面十分积极,向投资者显示出最慷慨的一面。2013年完成10转10的大手笔后,2014年分配方案更是登峰造极,再度推出10转20,股本总共扩张了6倍。机构们可以借此玩内地市场最爱玩的资本游戏,而且是一呼百应,屡试不爽:机构先有备而来的收集目标公司的筹码,股票价格异常持续飙升,公司宣布高送转,抢权,除权后填权,如此周而复始,公司做大做强了,机构也赚足了钱。当然,为了共同的利益,有可能尽量加猛料,原因你懂的。比如,像朗玛信息收购启生信息就属于这种料。

其实,这种资本运作并非新鲜游戏,而是经久不衰的潜规则,只是改头换面一下而已。早年,庄家吕梁,唐氏兄弟的德隆系和银广夏事件等都是这么做的,而且都非常成功。

此外,朗玛信息能这样异乎寻常的上涨,除了目前市场资金充足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超级小盘股票,股票操纵更容易。2012年上市时,总股本只有5340万,流通股1340万,是个超级迷你股。2013年10转10后,总股本变成10680万,流通股2680万,仍然迷你。目前总股股本11264.11万,流通股5439.6万,还是一个非常适合炒作的小盘股。

内地热炒小盘股,所以小盘股通常都有更高的估值,当然这不符合国际资本市场惯例。小盘股更容易被控盘,不需要在单一股票投入太多的资金,而且更容易资本运作,实在炒不起来就操作换壳什么,代价也不大。

信用投资者戒:再多的浮盈都可能顷刻变成乌有

地球人似乎无法阻止朗玛信息股价上涨的脚步,轻松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3月26日市值突破300亿。究竟最终这个股票能涨多高,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人们在疯狂的时候,能量是无法股价的。一旦转势,炒作者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股价雪崩。在中国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下,涨的时候买不到,跌的时候卖不出。对于那些参与信用交易的激进的投资者而言,这种交易制度的风险是致命的。它可能会让参与人不但眼睁睁的看着巨额的浮动盈利化为乌有,而且存在直接导致所有资产因盘面亏空被融资方强行平仓,资产清零的危险。

对于博击朗玛信息的投资者来说,除了停止信用交易外,还应该注意可能发生的以下情况:

1.股价操纵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这只股票显然存在被操纵的嫌疑。但一旦被监管部门认定,持有大量筹码的机构和相关部分将会遭到严惩,股价雪崩式必然的。

2.启生信息问题。一是其业绩是否真实,如果存在过度包装或作假等问题,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重大打击。二是启生信息原有管理团队能否稳定。一旦公司核心高管离职,可能早成业务流失,甚至公司导致空壳化。

3.大量非流通股上市问题。公司上市满三年,大部分高管锁定的股票成为流通股。与目前的高股价相比,其股东的持有成本几乎为0,巨额的利益诱惑会导致强烈的减持冲动。如果机构无意高位接盘,那么股价就会走低,可能导致一蹶不振,甚至出现崩盘现象。

4.后续经营业绩问题。概念炒作只是一时,关键是公司收购后能否拿出让投资者满意的答卷。支撑如此高的估值,公司业绩和业务必须是异乎寻常的高成长。这对现有的朗玛信息高管团队是个考验,而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看不到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3月27日,朗玛信息结束了连续涨停的势头,在小幅低开后,震荡走低并一度跌停,全天交易量显著放大,但未放出巨量,只是在恐慌性跌停时出现大单交易,并一度强势翻红,但很快遭遇空头打压,股价不停的上蹿下跳。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表明一是主力资金的控盘程度非常高,已经达到了当年德隆系控盘度。二是主力资金当天兑现了部分筹码,有明显的对倒吸引买盘迹象。在可控的情况下,目前主力资金的大部分浮动盈利筹码显然无法强行兑现,但可以仿效德隆模式,通过质押融资间接兑现。毫无疑问,后市主力资金会面临更大的解禁股套现压力。

涨无止境,下跌无底,是所有中国股市的奇迹股共同的特点。中国船舶从20元在各路主力的狂炒声里涨到了300元,但没有继续涨到期望的550元,而是一蹶不振的回到了20元的起点。庄家吕梁的亿安科技从几元狂飙过百,最后股价也是回到了个位数,神奇的银广夏和康达尔,神奇的德隆系,结果都大同小异。你有闷声发大财的机会,你也有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的风险,关键是你在哪里上车和下车。不过这不是投资,是赌博。

在理性投资和严格监管的大背景下,朗玛信息投资机构仿效德隆模式,虽然创造了股价奇迹,但毫无疑问,这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环球老虎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郭广昌新棋局:解密 “郭菲特”给股东的信王亚伟首谈长期价值投资:可充分分享中国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