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揭秘小米40亿美元估值逻辑: 看市梦率,不是市盈率
时间:12-06-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雷军揭秘小米40亿美元估值逻辑: 看市梦率,不是市盈率
6月26日,小米公司宣布,成功融资2.16亿美元。随后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手机此轮估值40亿美元。但雷军没有透露投资者:投资协议不予透露。
此前路透社曾报道,小米此轮由投资Facebook的俄罗斯DST集团领投。
创业两年,40亿美元估值,小米刷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速度。
此前, 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投资方为Morningside、启明和IDG,估值2.5亿美元左右;2011年12月,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
估值逻辑
与上一轮融资相比,小米公司估值再翻四倍,40亿美元的估值几乎接近黑莓49亿美元的市值,同时相当于诺基亚市值的一半。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小米估值目前仅次于腾讯(4029亿港元)、百度(388亿美元)、阿里巴巴(350亿美元)、网易(74亿美元),名列第五,已然超过盛大、携程等公司。
雷军称,小米高估值因为“脚踏两只船”:左脚互联网,右脚智能手机。
根据小米公司的数据,小米手机今年5月销量突破70万台,自去年底放号销售以来,小米手机总销量已突破300万台。消息人士透露,小米手机计划年内完成销量500万台。
雷军认为,投资者给予小米手机高估值,与小米手机当下销量关系不大,他们看到的是小米手机的未来。
“HTC市值最高时曾达400亿美元,诺基亚市值最高时能达2000亿美元。”雷军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将会放大,将会诞生很大公司,投资者相信小米有可能。”
雷军认为,小米公司现在两岁,投资者投两岁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时均不以市盈率估值,而是以未来估值。十年之后再回头看,都是十分成功的投资故事。
雷军称,投现阶段的小米,依靠的是“市梦率”,而不是市盈率。
艾媒咨询CEO张毅说:投资小米不仅是按梦想投资,投资者看好小米的原因是小米站在“产业交叉点”之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给了投资极大的想象空间。
与传统模式相比,小米系统更节约成本。张毅分析,小米手机的电商销售系统节约了渠道成本,同时是一个预测市场销量的感知系统;小米“发烧机”的品牌内涵已经获得一定认可,从核心网民扩散外延,除了苹果外,智能手机尚无一家公司“强品牌”特质;MIUI+软件(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硬件的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雷军则称“小米系统符合电商公司的所有特质”:呼叫中心、物流、电商销售平台。他认为,即使仅把小米看成家电子商务公司,也是一家大公司:以小米5月份销量为例,出货量70万台,每款手机售价1999元,交易额达14亿元,全年销量可达168亿元。可类比的是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公司京东,后者去年交易额是209亿元。
雷军笑言:“我最近在研究,将遥控汽车放到”xiaomi.com“去销售。”
利润率真相
小米成功融资的消息,并非雷军自己率先在微博披露,而是其竞争对手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过去一个月,周鸿祎在微博上猛烈抨击小米手机暴利,二人为此唇枪舌剑好不热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周此举是意在逼迫小米降价,为360华为特供机开路。
周鸿祎报料小米融资额时还称,小米融资报告还透露了两个核心信息:一是小米手机承诺今年100亿销售额25亿元利润,二是进一步证实了小米手机暴利,以致每台净利超700元。
雷军表示:所谓融资报告纯属捏造,小米此轮融资没有任何融资报告。雷军还对周鸿祎隔空喊话:既然周总看到报告,请拿出来公示给大家看。
对于“小米手机暴利”一说,雷军认为周鸿祎将“零部件购买成本”与“整机成本”混为一谈,偷换了概念,零部件购买成本只占成本的一部分。
即使是采购成本,也不是零部件价格的求和,还包括各种税收、保险成本:以关税为例,最高部件关税达12%,其中显示屏5%,摄像头2%;入关的同时,海关会代征增值税;入关会加收进口保险费,费率一般是千分之三;人民币买美元,有购汇成本。
上述各种费用加到一起,才是零部件采购成本。
接下来的成本,是生产成本。小米手机目前的代工厂有两家,一是英华达,一是富士康。为了保证良品率,测试生产线,仅工程机一项就代价不菲,小米一代工程样机达2000台。雷军说:2000台工程机的成本就达数百万元。
硬件厂商会收模具成本,每开模一次费用达数十万美元。
接下来的成本是仓储成本,向高通交纳的专利费成本,公司运营成本,员工薪资等。雷军说,小米手机网上销售多用支付宝与信用卡,后两者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据记者了解,支付宝的费率是千分之三。
此外还有教育、城建等各种费用。
雷军回应周鸿祎:在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采用高通8260双核芯片的手机至今都无低于2000元的,这从反面证明“小米暴利”不成立。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业的未来 | 真正缓解产能过剩局面需依靠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