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缓反而优于“温水煮青蛙”
时间:12-04-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走缓反而优于“温水煮青蛙”
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同比增长8.1%;一季度CPI同比上涨3.8%。
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非常显著地低于市场预期8.3%,从去年第四季度的8.9%直落到8.1%,这让人忧虑硬着陆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现在数据不好看,那么一定会“放水”:采取更多的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所以在“放水”预期下股市本周表现出令人吃惊的上涨。
“慢熊”这个词也可以用在中国经济身上,即缓慢、细致、静水流深式的下降,它不会是硬着陆,它更像是“温水煮青蛙”。当中国经济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政府用财政加信贷的方式将经济短期内刺激到一个比过去更高的水平,接下来的故事是,它要沿着平缓的斜坡不断减缓。
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的确让人伤感,但是考虑长远,中国经济的自然平缓并不是坏事。我们不太知道那些经济学家振振有词地认为“经济增长低于7%就是硬着陆”这一判断是基于什么,奥肯定律一直不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的关系。相反,我们反而认为,中国越早越快地进入一个低于7%的增长阶段,这反而对中国是好事。
在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刺激之后,大量长期性的投资将会匹配非常脆弱的现金收入流;银行在企业还债没处于困难期时,盈利很不错,以至于各方都抨击银行赚得太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银行的利润会快速下降。“救市”带来的心理阴影是非常强的,房地产价格并没有因严厉的政策而显著下降,这是因为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总觉得总会出现“再救市”,在投资性需求被排斥后,首次购房者也担心房价的反弹,他们现在尽最大能力地购买房产。之所以出现房地产总体销售面积下降,不是首次购房者不积极,而是他们能力不足,真的买不起。如果从长远看,首次购房者将会是每个波段的“忠实套牢者”,也就是说,“慢熊”就像化骨绵掌一样,缓慢而长远地摧毁经济中的活跃因子。
执行货币微调式宽松,不仅很难阻止经济下滑,反而会强化通胀预期,得不偿失,可能会进入“托宾的魔咒”:货币是根绳子,可以拉不可以推。首先,中国的生活物价非常高,而PPI则较低,这个现象已经存在相当长时间,这说明通胀的内在结构机制并不是传导,而是被割裂了。工业企业的投资增长和利润下降并存,说明这一部分投资是过剩的。很多专家无法解释“通胀会产生对某个产业的供应抑制”,他们说,“猪是有生长周期的,农作物也是一样,只要1年,供应立马跟上”,但是农产品作为通胀推手已经持续了近30个月,他们根本解释不了。
农产品的上涨形态类似于股市的“窄量上涨”,即“萎缩生产式上涨”,农产品的生产是不断萎缩的,价格上涨是挽留它继续生产的必要条件。这种“萎缩”会随着货币扩张而结束吗?这非常难说,如果农产品萎缩程度不仅反映价格,也反映它和其他产品的比价。如果房地产价格(土地价格)、租金价格、能源成本价格、机械投入价格没有相对农产品价格而明显下跌,使得农产品价格过去的上涨能获得满意的利润,那么“萎缩生产式价格上涨”还会持续。毫无疑问,货币放松将强化过去的不明智预期,即“不带来供应扩张的上涨”将会继续。市场不缺钱,但越来越缺少生产者;市场看上去不太差,但实际上却是力气一点一点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的快速急跌,反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它将快速理顺价格体系,远比“温水煮青蛙”的下降要好得多。并且,它会造成财政能力的下降,这将提高政府进行大力度改革的急迫性。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信息产业滞胀时代来临 | 谁在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