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回落不应作为宏调放松的根据
时间:11-11-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通胀回落不应作为宏调放松的根据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通胀同比增长5.5%, CPI环比则上涨0.1%。通胀连续两个月同比回落,为呼吁放松调控者提供新的佐证,其中建议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声音最为突出。
应该说, 10月份通胀同比增速回落当属情理之中。如去年10月CPI同比增长4.4%的高基数无疑使当前通胀回落顺理成章;同时,当前经济增速回落和金融机构信用创造收敛等也牵制10月通胀走势;而且食品类在CPI商品篮子中的比重相对较高,当前食品价格增速回落无疑将明显收敛10月通胀增速。不过,最近数月CPI连续出现环比上涨,预示着通胀回落将是个缓慢过程,尤其是当前CPI商品篮子中,相对稳定的非食品类价格连续环比上涨则反映通胀不容低估。
致使通胀呈高位回落状态的关键并非完全是单纯的调控叠加效应,也在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和信用货币创造的牵制效应,这与2008年通胀消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恶化之拖累,国内通胀出现了断层式回落;而目前中国经济则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愈发突出,只是目前欧债危机未出现雷曼式冲击波,使目前通胀回落之势幅度有限,未出现断层式走势。
其实,当前宏观调控放松的空间并不大;而且放松宏调的效果也相对有限,即适度放松调控会加剧金融压抑,同时却不会出现2009年的刺激效果。具体而言,在全球性主权债务风险和国内老龄化等下,中国经济持续回落之势已不可避免,这意味着通胀增速持续回落是可预见的。其一,欧债危机和美国主权债务风险无疑将使中国最大的两个外需市场不仅面临需求长期萎缩之态势,而且随着欧美部分制造产能回流本土,中国在欧美的部分市场份额会被欧美制造产能的回归所替代,同时,欧美回归的部分制造产能会与中国在国际市场展开竞争;因此,未来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其二,人口老龄化下,国内储蓄率长期趋降难以避免,这使得今后中国将面临缺乏充足储蓄率维系高投资和高净出口之问题,加之目前地方政府高负债,继续依靠政府和国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将面临巧妇难为之惑。
而经济增速回落和金融机构信用创造下降无疑会纾缓通胀压力,如10月食品类价格回落助推下的通胀回落,本质上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和国企主导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增速回落,使市场腾出部分储蓄率转向投资农产品(如目前部分从制造业和房产撤出的资金投资农产品供给),而这种投资给农产品带来的蛛网式效应,最终导致食品价格波动和通胀显著回落。
不过,中国经济增长突出的分配性和高成本特征,注定了通胀将是一个中长期风险。如近年来大量支付巨额土地出让金的土地无法在转变用途后提高单位土地产值,最终土地级差地租以高房价和高商务成本等价格泡沫形态表现出来,而高房价和商务成本导致农资等生产成本提高,致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为近年来通胀主要以食品类上涨为主的根源所在。同时,高商务成本也推高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这就是当前CPI商品篮子中非食品类价格持续普涨的主因。可见,目前通胀带有消化近年来经济增长成本的成分。
此外,在当前经济增速和通胀回落下,降低准备金率等放松宏调不仅不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相反储蓄率持续下降,降低准备金率等并使金融资源过度配置到能带来经济增长的投资领域,最终将压低真实消费率,从而致使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被真实消费下降所抵消。
因此,当务之急是继续加大目前已启动的结构性减税改革,推动垄断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借助改革为中国经济培养新的活力,增强中国经济应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冰冻期的免疫能力。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比亚迪寻觅再造良方? | 6000家企业样本调查: 企业经营环境倒退至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