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中国式通胀”
时间:08-07-08 来源:世纪海翔
清醒认识“中国式通胀”
先是经济转型的结果,后来面临输入性压力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苏沪地区进行调研后强调,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保持经济在较长时间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同时,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当前,经济减速与通胀压力共存,保增长还是治通胀众说纷纭,尤其业界对通胀原因仍无共识,却开诸种药方,这或导致新的风险。
中国此轮通胀大致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但时间上一脉相承,且都属成本型通胀,因此较难认清。2005-2007年是“中国式通胀”第一阶段。2004年,中国曾因粮食短缺和能源瓶颈出现一次短期通胀,政府认识到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在2005年开始汇率改革,同时启动资源价格改革,实施经济转型战略。汇改是为修正低估的币值,而资源价格改革主要是理顺要素价格扭曲,为给企业转型的时间和空间,两项改革都采取“渐进式”。
转型过程就是资源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人工工资和福利提高、企业环保成本增加等,逐步削减企业的“要素红利”,提升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所以说,经济转型必然产生成本型通胀,由于采取渐进式以及与国际要素价格水平的差距、劳动力红利衰减等,中国通胀将是长期的压力。资源价格每年小幅调高所积累的成本压力,首先冲击了脆弱的农业,养殖成本过高导致猪肉短缺,从而引发农产品涨价潮,要素改革带来的通胀在农产品领域结构性的爆发,而工业产品由于产能过剩而被迫消化上游涨价压力,公共服务业则由政府加大补贴。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胀进入第二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主动要素价格改革的后果,那么第二阶段则属被动输入。次债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连续减息,导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尤其是油价。2000年到2007年11月的此轮繁荣周期,油价从30美元升高至70美元,基本反应了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拉动。但去年底至今,大部分经济体石油需求回落,但国际油价却由70美元攀高至140美元以上,主要是因美元贬值与投机炒作所致。国际油价和粮价的上涨,给中国渐进式要素改革带来更大压力,要求中国加速提价或放开价格管制,否则,财政补贴无力支撑,通胀预期恶化。
全球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若简单套用以上阶段论,在第一阶段,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泡沫与通缩共存,流动性主要进入住房、股票市场,从而引起全球资产泡沫,与全球通缩相比,中国通胀是由于中国主动提高被长期低估的要素价格导致的,有其特殊性。2007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住宅泡沫破裂,引起全球资产泡沫破裂,在此阶段,从资产市场撤出的流动性在美联储持续降息刺激下,涌入商品市场,炒高了油价、粮价等。由于燃油和食品需求弹性很小,引起全球性通胀,而全球资产价格回落则又导致消费缩减,从而通缩与通胀同现。
可以看出,此次全球通胀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流动性始终在投资领域出没,先是资产价格泡沫,后炒作大宗商品引发通胀,弱势美元衍生的大量专事投资(投机)的基金就如毒瘤,已经凌驾于全球央行之上。而中国的通胀先是经济转型的结果,后来面临输入性压力。此外,在资产价格泡沫期间需求旺盛,但物价稳定(此间全球通缩主要认为是中国低价商品输出所致);当前资产泡沫破裂需求减少,通胀却又出现。因此,全球几乎都面临经济下滑与通胀压力,濒临滞胀危机。目前通胀主要是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导致油价和粮价等上涨引起的,全球此类商品的刚性需求支撑了这种炒作。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向欧洲央行致敬 | 唯有产业升级才能摆脱低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