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钟才文”,透露6大机会
时间:25-10-10 来源:刘晓博说楼市
8篇“钟才文”,透露6大机会
9月30日到10月7日,人民日报连续8天在重要位置刊发了署名“钟才文”的文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百度百科里对“钟才文”的解释是: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发表重要专论的署名。
稍有国情常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中央财经委的重要性,它是高层经济决策的中枢。
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其中重要的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8篇重要文章,显然跟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密切相关。文章的标题和刊发顺序分别为:
1、从全球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跨越与蝶变;
2、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
3、科学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
4、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
5、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6、中国是全球包容性发展的典范;
7、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开放共赢性;
8、深入了解中国就会坚定相信中国。
我阅读了全文,并搜索了热词出现的频次,给大家做如下梳理:
第一,未来5年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五五是指2026年到2030年。未来5年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民族复兴非常关键。
钟才文这8篇文章一共只有1.3万字,但“发展”一词出现了120次,“经济”出现了138次。
第二,未来5年经济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中国要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8篇文章里“转型”出现了13次,“升级”出现了10次。文章里还有这样的表述:“近年来,美国在科技上构筑小院高墙,打压高技术企业,限制高科技产品对我国出口,试图将我国锁定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低端”。
大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对世界控制权的争夺,实质上是“谁能过上好生活”的博弈。一个国家处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什么位置,决定了它的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利润率,才是大国博弈的核心、本质。
第三,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关键。
8篇文章里“创新”出现了30次,“科技”出现了14次,还多次提及了人工智能、机器人、5G通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8篇文章里提及了DeepSeek(杭州深度求索公司)2次。其他具体的公司,包括华为等一次都没有提及。
第四,8篇文章只提及了两次房地产,可见房地产行业在十五五期间地位明显不如科技创新。
两次提及房地产的原话分别是:
1、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供强需弱特征较明显,内需特别是消费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物价持续低迷,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在止跌回稳过程中出现波动。
2、一些转型慢的传统行业企业和从业者,日子就有可能难过一些。有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薪酬增速是其他行业2倍,相比之下,房地产相关行业吸纳就业减少、薪酬缩水。
从原文可见,都是在分析遇到的问题时提及的房地产。
还有一次,虽然没有提及房地产,但跟房地产密切相关。在分析未来机遇的时候,文章提到“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蕴含重大机遇”。
原话是:
中国将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完善空间布局、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还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等建设。满足人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可见官方对城镇化寄予厚望,“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等进行改造提升”直接跟房地产相关。所以,房地产行业未来不会被忽视。
第五,未来5年,增加居民收入、消费能力,跟大基建、固定资产投资是什么关系?会淡化投资、大基建吗?
8篇文章里31次提及“投资”,31次提及“增长”,7次提及“基础设施”;17次提及“消费”,10次提及“民生”,7次提及“收入”,8次提及“就业”,1次提及“共同富裕”。
可以看出,十五五期间通过扩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依然是重要原则。与此同时更加重视增加居民收入、消费能力,扩大内需。
第六,稳定、风险、安全依然放在重要位置。
8篇文章里,27次提及稳定,8次提及安全、8次提及风险。
第七,十五五期间,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将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文章11次提及“国内”,4次提及内需(其中两次使用的是“需”,均为内需的含义)。提及出口7次,外贸1次。出口、外贸作为经济发动机的作用,未来依然重要,但没有过去权重高了。
第八,文章提及开放22次、改革8次;提及“制度”10次,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列举出了中国未来存在的六大机遇,相信这将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会有更多政策围绕这些机遇设计。
六大机遇具体如下:
1、产业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其中80%是冶金、化工、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随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投资机遇将加速释放。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中国正以开放态度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将与全球合作伙伴分享产业升级的巨大投资机遇。
2、科技创新和人才红利蕴含重大机遇。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居全球前列,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人才红利特别是“工程师红利”不断强化,将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3、消费扩容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美元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体量稳步扩大,消费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投资机遇的过程。
4、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蕴含重大机遇。城际铁路和跨江、跨海桥梁等区域间通道建设,对改善交通物流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明显,这方面投资需求还很大。中国在算力网络、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保持快速增长,将为全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5、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蕴含重大机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等建设,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6、保障和改善民生蕴含重大机遇。解决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市场机遇。
源自—刘晓博说楼市
上一篇 | 下一篇 |
---|---|
刚刚,新能源车数据出炉 | 没有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