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豪购300万枚ETH,市值113亿美元!机构投资者为何集体押注以太坊?

时间:25-08-19 来源:商业科技Jesi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豪购300万枚ETH,市值113亿美元!机构投资者为何集体押注以太坊?

震撼数据:贝莱德已囤113亿美元ETH,单周买入量是比特币的五倍

数字金融的风暴已然来临。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于20257月正式推出的以太坊现货ETF——ETHA,如今已被披露其持仓已突破300万枚ETH,价值113.6亿美元,占以太坊流通总量的2.46%,其ETH持有量已超过其比特币ETFIBIT)同期峰值。

据链上分析平台Lookonchain最新监测,自202571日以来,贝莱德以太坊ETF已累计增持125万枚ETH(约47.3亿美元),仅上周末就买入12亿美元以太坊资产,而同期比特币增持总额仅为2.67亿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呢?很简单:华尔街对以太坊的兴趣远超比特币。

ETHA的快速扩张也令人瞠目:在ETF推出后短短10天内,资产管理规模从50亿美元突破100亿美元门槛,成为全球第三个以最快速度达到这一规模的ETF

这种疯狂涌入,不只是资本游戏,而是一次全球金融体系对以太坊价值逻辑的战略性再评估。

01 贝莱德不是孤例:机构“ETH鲸群”已经集结

除了贝莱德,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形成一个ETH储备的“战略阵线”。以下是目前ETH持仓排名前五的机构:

1. Bitmine Immersion Tech (BMNR):目标持有5% ETH流通量

持仓:625,000 ETH(约24.2亿美元)

战略:从比特币挖矿转向以太坊储备,配合绿色能源矿场部署

动作:正推进“碳中和ETH储备计划”,未来两年计划增持至100万枚

2. SharpLink Gaming (SBET):以太坊游戏经济的幕后推手

持仓:438,200 ETH(约16.5亿美元)

买入路径:通过Eth2质押协议获得年化3.2%的协议级收益

背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seph Lubin参与架构设计,打造基于ETH的区块链游戏结算系统

3. Ether MachineEth Machine):正启动“以太坊版微策略”上市计划

持仓:334,757 ETH(约12.6亿美元)

动态:20258月新增15,000 ETH,同时启动与Dynamix CorpSPAC合并

上市计划:拟以“ETHM”股票代码登录纳斯达克,预留4.07亿美元继续增持

4. 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专注DeFiZK-Rollup的以太坊“技术玩家”

持仓:77,226 ETH(市值约2.96亿美元)

收益数据:平均买入价3,294美元,未实现收益41.7亿美元,盈利空间超26%

动作:上周再次花费100万美元加仓ETH,持续构建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金融平台

5. Coinbase ETH储备:不是投资,而是流动性与信任保障

持仓:137,334 ETH(市值约5.2亿美元)

角色:交易所自有储备,用于流动性保障与客户托管

说明:Coinbase并非“机构投资者”,而是ETH生态的核心运营方之一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清晰的趋势:以太坊正在成为“机构标配”。不仅仅是投资资产,更像是一个全球金融系统的新接口、一个可编程的经济协议,正在被传统资本重新定义。

02 机构为何突然押注以太坊?五大核心逻辑解析

贝莱德和各大资本巨头押注以太坊,并不是盲目追涨,而是基于以下五个核心价值判断:

 

逻辑一:ETH = “数字石油”,具有稀缺性与通缩性

传统金融市场习惯使用“资产稀缺性”来定价未来收益。而以太坊在经历The Merge EIP-1559后,已经成为一个具备通缩机制的操作系统。

年销毁率约1.2%-2.4%

,意味着ETH的供应不是增长,而是减少。

销毁机制由链上使用深度决定

,用户越活跃、DeFi交易越多,ETH越稀缺。

BTC的年通胀量仍为0.85%(由于挖矿),相比之下,ETH正走向一个越用越少的通缩模型,具备更强的“资产储备”价值。

这种特性让以太坊成为了Web3经济的燃料,而燃料资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不只是可购买的东西,更是整个系统运行成本的衡量单位。

逻辑二:ETH = “无风险生息资产”,堪比数字国债

在传统金融中,国债是一种低风险且可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而如今的以太坊质押机制,正在创造一种新的资产形态:

每个ETH质押者获得3.2%-4%的年化收益

这种收益直接由协议生成,没有对手风险

贝莱德、SharpLink等公司已将“质押”视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非投机手段

SharpLink Gaming就是典型案例。它不仅持有ETH,还将手中近99.7%ETH存入质押池,让其为公司创造持续性现金流,这种“买入-质押-生息”机制将成为标准操作流程(SOP)。

ETH质押不再是技术玩家的游戏,而是变成了可规模化、可金融化的机构级操作。

逻辑三:ETH = Web3的基础设施统治者

如果说区块链是未来金融操作系统(OS),那么以太坊就是这个操作系统的“内核”。

DeFi TVL(总锁仓价值)中,57%以上基于以太坊;

真实世界资产上链中,ETH生态占据全球55%的市场份额;

稳定币供应量中,以太坊生态占比达54.2%USDCDAI等主流稳定币大量部署在链上。

更重要的是,以太坊和其Layer2生态的技术开发者达8,925人,占整个区块链行业代码贡献的65%。这意味着以太坊不仅在生态总量上遥遥领先,而且在技术演进层面也有巨大优势。

这种“基础设施统治力”让以太坊不仅是一种资产存在,更是一个全球可编程经济平台的结算层。

逻辑四:ETH = 合规化推进剂,受SEC与欧盟共同认可

以太坊的合规化,是其被主流金融市场接受的关键。

20245月,美国SEC罕见批准以太坊现货ETF,对SEC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政策信号。

ETF机制的开启,打通了银行、企业、养老金的配置通道.

欧盟MiCA(数字资产市场法规)全面生效后,ETH成为合规资产的首选。

同时,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在今年初联合表态,ETH可作为“合格抵押品”,这意味着银行可以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

政策的明确,使得ETH不再只是“高风险加密资产”,而是一个被监管者认可的合规资产,从而吸引了华尔街的巨额资金涌入。

逻辑五:ETH = 数字经济的“流动性基础资产”

ETH正在成为数字金融世界的“美元”——不是比喻,而是一个结算层和储备层的双重角色。

ETH被用于链上交易、稳定币铸造、DeFi借贷、DAO清算等多个关键环节。

DAOLayer2协议、链金平台普遍将ETH纳入抵押品体系。

机构投资者开始将其作为流动性锚、风险缓释机制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枚“代币”

JP Morgan正在使用以太坊部署其稳定币JPM CoinRobinhood正在以ETH为底层资产构建数字证券代币;高盛和贝莱德更是直接推出了“链上国债代币化ETF”。

这种广泛认可让ETH具备了“网络效应+流动性溢价+金融嵌入性”三重优势。

03 未来趋势:ETH正迈向万亿美元赛道

Vitalik Buterin在今年早些时候的ETH Global Prague 2025峰会上明确表示:

“以太坊不只是一个区块链,它是一个可运行全球经济的操作系统。”

这一说法正在一步步被现实验证。

趋势引擎一:技术革命——百万TPS与“账户抽象”时代到来

贝莱德等机构要求的是:安全、高速、可编程

以太坊正在通过“超级扩容”提升基础链能力:

L1速度提升10

Gas上限与EVM优化

账户抽象(EIP-4337)落地,支持更复杂钱包逻辑

更惊人的计划是:

推进Verkle Trees+无状态客户端技术,支撑百万级TPS运行

手机端集成钱包逻辑,让任何智能手机都能直接接入以太坊经济系统

这一套升级后,以太坊将不再是“慢”和“贵”的象征,而是链上世界的高速公路。

趋势引擎二:真实世界资产(RWA)的爆炸式接入

2025年,以太坊生态迎来了“RWA代币化”的爆发年:

DeFi Pulse监测,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总额已突破2500亿美元;

其中1360亿美元资产部署于以太坊,占比达55%

项目包括:

嘉信理财的“SchwabBond Token”——美元国债上链项目

高盛与贝莱德联手打造的链上国债ETF

越南、阿根廷等国发行的主权债券代币

以太坊正从“链上世界”向“链下世界”扩展,成为现实资产数字化的首选平台,这不仅是一场链上革命,更是一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

趋势引擎三:ETH质押全面金融化,人人皆可“挖黄金”

过去,ETH质押需要32ETH才能成为一个验证者节点,在门槛上几乎排除了个人投资者。

Vitalik提出的新策略是:让质押门槛从32 ETH下降至1 ETH

这意味着:

轻钱包与手机质押成为现实

机构可将ETH作为抵押品、流动性基础和收益资产

质押收益将用于构建链上信贷、清算与DAO治理闭环

不仅是大户能参与,每一个普通用户也能直接成为“数字金库的管理者”。ETH将变成真正的“人人可参与”的生产型资本,而不仅仅是投资品。

04 ETH的万亿美元市值路径推演

目前以太坊流通总量约1.22亿枚,市值约4800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整体持仓量已达170万枚ETH(约59亿美元),占流通供应的1.44%

但这只是开端。未来推动以太坊市值迈向万亿美元的,将有以下关键变量:

驱动变量

市场推力

影响预测

ETH销毁率超过通胀量

年销毁量>发行量 → 稀缺性

支撑长期价值逻辑

ETF全面落地

机构资金池涌入

加速资本流入,推高市值

RWA代币化爆发

数字债券、证券、资产、黄金代币化

ETH将成为数字信贷结算货币

质押资产结构化

ETH收益可用于DeFi、信贷、清算

ETH将成为收益型基础资产

技术革命

手机钱包、Verkle Trees等升级

用户体验跃升,全球覆盖加速

如果以上变量共同发力,ETH2027年底进入全球资产市值Top 10并非幻想。

05 投资启示:ETH不仅是资产,更是“链上主权货币”

传统金融市场习惯将“货币”与“资产”划清界限。但在以太坊的世界里,ETH已经成为一个兼具货币、资产、系统股份的三重身份。

这意味着:

持有ETH = 拥有链上结算权

质押ETH = 享有协议收益分配权

使用ETH = 拥有参与全球DeFiDAOZK协议的核心流动性工具

贝莱德的百亿投资,不只是押注价格,更是押注以太坊作为基础金融结算体系的未来主导权。

随着ETHA ETF资产规模突破百亿,ETH正在成为“金融技术革命的新入场券”,而不再是“加密货币”这个概念的附属品。

06 结语:ETH的万亿美元,不是预测,是现实演进

以太坊已经完成了从“智能合约平台”向“全球金融结算系统”的进化。

贝莱德的300万枚ETH持有量不仅标志着“加密资产的正式登场”,也意味着传统金融体系对新型结算资产的接受与部署进程已经开启。

ETH不是比特币,它不需要成为黄金的替身,也无需成为避险资产。

它是一个具备生息机制、通缩模型、技术霸权与生态主导优势的系统股权资产,具备真正的“主权货币级影响力”。

当传统金融巨头和Web3原生力量共同押注一条链,那么这条链,就不再只是一个区块链,而是一个新的全球金融协议。

贝莱德的ETH持有量突破300万枚,不仅是一次资本布局,更是一场金融基础设施战略升级的起点。以太坊正以通缩模型、智能合约、生息资产与合规化的四维逻辑,重构全球资本的流动方式。ETH的万亿美元市值,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源自商业科技Jesi

   
上一篇 下一篇
“隐形股神”段永平再出手!一场价值投资者的...没有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