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投资最难能力圈

时间:25-07-25 来源:戴汩

投资最难能力圈

能力圈原则是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三条投资原则的补充,对于要走向芒格投资哲学(以合理的价格投资好公司)来说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则。

能力圈就是问自己:”我懂不懂?“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为只有两个答案:Yes or No,实则是投资最难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巴菲特一听到一个新投资机会的时候,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即他所谓的第一个漏斗。

能力圈的本质是自知。即使巴菲特这样自认为已经很清楚这条原则的,并且认为自己有一些天生优势的,依然容易犯错。比如他认为购买百货商店就是违背了能力圈原则。零售,这一个看起来大家都懂的行业,他后来反思认为不在自己的能力圈。

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圈总的来讲可以三个方面去着手。前两个是偏绝对的判断,最后一个是偏相对的概念。

第一:什么是你懂的?

芒格的回答比较抽象,他认为这个问题是不证自明的:如果你还问自己你懂不懂,你就是不懂。

巴菲特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比较清晰的答案。他认为投资的懂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理解生意的经济性; 二,更重要的是能预测生意10年后情况。 生意10年以后的情况又包括两个部分:1 10年后行业的情况 ; 2)公司在行业里的地位。

根据这些定性的分析,他给出能力圈更为简单的定量测试门槛:你能大概预测十年后利润的范围。

他举例说,很多科技公司他其实是了解产品的,但是他很难预测未来,这就是为什么他把科技放在自己能力圈的范围之外。用这个标准,你试试英伟达、Palantir

保证自己真懂的一个取巧的方法,就是找简单的问题。巴菲特经常用7英尺栏杆和1英尺高的跨栏比较来形容,投资不是奥林匹克比赛,挑选难的系数的问题不会给你加分。芒格对简单问题的选择更夸张:选择No-brainer的问题。

很多好生意花几分钟就能搞明白,很多坏生意花几年也搞不明白,巴菲特举例说汽车行业就是这样的生意。

第二:什么是你不懂的?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用芒格的否定方法容易自我评估。比如他说:”如果你体重350磅,你不能说你擅长芭蕾。如果你不能擅长数数,你不能说你可以下盲棋。“

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研究的问题落在你的弱点上面,你就不能说懂。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我没去过印度,我不能说懂印度的公司。如果我是学文学的,我不能说自己懂医药公司。

投资里面最最容易的否定就是:你如果是一个感性的人,你不能说你擅长投资。

第三:你是否比别人更懂?

能力圈是相对概念。如果你和别人竞争,你比别人更加懂,你才有了edge。所以挑选傻子作为对手也是评估能力圈的重要因素。

如何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比别人更懂?我提三个标准:

1. 时间标准:如果你在一个领域没有花过三年以上的时间,你最好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懂。

2. 对比标准:如果你研究的公司,你不能在一些列的关键指标上阐述它和其他公司的差异,你最好也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懂。 投资不是对简单对单个公司表现优劣的评价,而是放到背景板上看它和其他公司相对竞争表现。

3. 专家测试标准:这一个标准比较有趣,你可以去找一份投行的公司研究报告来看。如果你能看出他的逻辑或者假设有什么问题,你大概率上就算比别人懂了。别忘了,你的交易对手都是这些华尔街的人,如果你看不出他们的问题,你如何能赢?

通过以上三点,你基本上就知道了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的自知能力部分是天生的,部分是后天自己练习的,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反馈来了解。巴菲特喜欢用合伙人来测试自己就是这个逻辑。

你可能会发现你的能力圈很小。实际上,能力圈的大小并不重要,巴菲特说知道能力圈的边界要比能力的大小重要的多。

能力圈需要有多大?

知道68个 好公司足够了。你要相信,99%以上的公司其实是不在你的能力圈的,你不知道如何去评估它们。 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桌上有这么一个提醒自己的桌签:Very HardVery hard 就是不懂。 巴菲特自己评估自己说:他自己最了解的生意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保险。

再小的能力圈也没有关系,你要做的就是等待落到你能力圈内的机会,然后大力挥杆。小,才是正常的。 扩大能力圈是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是危险的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练习。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在不断的进步,所以芒格把他叫做“学习机器”。不要忘了,人家每周工作90个小时,每天看几百页。

没有人能成为巴菲特,但是,你可以记住他的警告:宁可待在能力圈内,也不要去随意越界。

如果巴菲特都说自己只懂保险,我们普通人说自己什么也不懂,好像也不过分。

源自戴汩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太坊的换庄时刻:从散户共识到华尔街共谋没有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