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六零部队”

时间:10-02-25 来源:世纪海翔

“六零部队”

世界银行专家王德文曾任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副所长。他认为,由于生育率水平下降,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增长到下降的拐点将提前在2015年出现。按照王德文的计算,如果16-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维持在81.9%,那么2016年有效劳动力人口将达到最大值8.20亿人。而如果劳动参与率下降到78.4%,那么有效劳动力最高峰将提前至2014年到来,为7.9亿人。

这个经济复苏的春天正在被缺工的焦虑笼罩。

随着雇主们对人手的饥渴和争夺的愈演愈烈,缺工之火沿着年龄链条不断蔓延。当沿海的珠三角传来节后缺少200万年轻工人的消息时,在内地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家也开始变得紧俏。

“我们这里什么人都需要,不管老的少的。”222日,在江西上高县,宏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肖一山说。这家接近400人的工厂现在缺少足够人手来应对年前接到的大量订单。为救急,和当地其他同行一样,肖一山不得不雇佣55岁甚至60岁以上的工人。这些老人已经达到50名,超过工厂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

“太缺人,没办法。”肖一山说,这些招来的老人,薪酬也在雇主的急切需求中水涨船高,月薪多在15002000元。

身价上涨之下,有的农村老人甚至像年轻人一样跳起槽来。比如,柏林、王金秀这对老夫妇在年前刚刚“炒”了老板。

68岁的柏林和他64岁的妻子王金秀是湖北仙桃市郭河镇大发村的村民,2年前开始应聘在当地的养鸡场当看管。夫妇俩本来拿着上千元月薪,给本村老板魏上松的一个有2万只鸡的养鸡场打工,但他们嫌在那里给鸡打料的工序太麻烦,于是在年前选择跳槽,应聘来到离家有2公里远的新阳村鸡场,看管上万只蛋鸡。

“新阳村这里是新开发的,正在发展中,我喜欢找环境更好的地方工作。”222日,王金秀说话的口吻像是一个对生活品质很挑剔的城市高级白领。

王金秀的牛气是有凭仗的。现在在当地,要请一个负责喂鸡的人,即便是一个老人,都是件令人苦恼的事。“现在湖北农村干这些喂鸡、喂鳝行当的主力是‘六零部队’,即60-70岁年龄段的人,”郭河镇养鸡协会会长马明爽说,因为人难找,这些喂鸡老人的年薪都涨到了1万元以上。

“随着劳动力日渐紧缺,农村60岁以上人口大规模加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参与率提高),是全国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金营的研究结论,由于6065岁以上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在上升,用工荒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如果连这些老人也退出劳动市场,中国劳动力供应量将提前在2016年之后回落。

而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可能提前结束。

身价暴涨的乡村喂鸡老人

“喂鸡老人”难寻已经困扰了张永青两年。

张永青在郭河镇郊村的养鸡场有2万多只鸡。他要招聘的岗位并不累人——每天就是盯着那些鸡,含打料(粉碎饲料),给食,除粪,捡蛋等工作,每天上班5-6个小时,体力消耗不大。

但就是这样的活,居然有两年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应聘者。在费尽周折,两年间先后换了10个人后,张永青好不容易请来了两对老人。一对是65岁的本地陈姓老人和妻子,另一对是从潜江挖来的64岁马志龙夫妇。

当然,张永青为此把工资调到了当地最高——每位老人月薪1100元左右。除了工资,还有多出一个月奖金激励。一对老夫妇看管1万只鸡,则2个人年收入就有2万多元。

这个薪酬水平比两年前大幅上升。“前几年每万只鸡的人工费用一年才6000-7000元,现在涨到2万元了。”张永青说。

“现在找一个合适的养鸡人非常头痛,年轻人不肯干这种活,嫌工资低,而且不自由,他们都到城里打工去了。” 马明爽说,即便是60岁以上的老人也很难找,一般在本地找不够人手,还得到外边甚至省内的山区里找。马明爽自己养了4万只鸡,请了8位老人。

根据郭河镇的人口数据,近年来该镇65岁以上老年人的人数在增加,但对老年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加大。比如,郭河镇正在打造“全国养鸡第一镇”,养鸡要达到600万只。而超过1万只鸡一般都要请人看管。

其他养鳝等行业用工需求人数也很大。与郭河相邻的张沟镇,是全国养鳝第一镇,该镇先锋养鳝协会陈泽洲说,全镇有3万亩面积60万网箱,每200个网箱就需要聘请人员,也是以老年人为主。

64岁的高空建筑工

一方面对老年劳动力的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愿意去喂鸡的老人不多,因为随着用工紧缺的加剧,有些收入更诱人的职位也在争夺老人。

张永青当初在找喂鸡老人时,村里一些邻居老人就不肯来。“他们都在外面做建筑小工,每天收入有60多元,比养鸡要划算,还不用整天给圈在鸡场里。”张永青说。

柏林的四弟秀林,也有着和喂鸡的哥哥不同的选择。

现年64岁的秀林,现在在仙桃的建筑工地从事高空装模工种,每天在数层甚至10多层的空中奔忙。去年建筑公司来要他参加工伤保险,结果他拿出身份证后,用工方大吃一惊:“这么大的年纪,不该来上班了!”

话虽如此,但在这个春天,由于用工紧张,秀林在大年初二(215日)就接到通知,要求他年初六就要开始上班。

“高空作业危险性太大,他上班也是权宜之计。” 秀林妻子、今年59岁的魏凤林解释说,眼下缺工太厉害,用工方开出的价钱很吸引,秀林在工地一天的薪酬涨到了100元。

由于多个行业对老年劳动力的需求量增长,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日渐提升。

王金营在分析国家统计局截至2000年的前5次人口普查数据时发现,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从1990年的19.27%上升到了2000年的25%,尽管这部分人属于非劳动适龄人口。

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将进行新一轮人口普查。王金营判断,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将可能再上升23个百分点,接近30%。“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造就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使得大批应退出市场的老年人在继续工作。”

人口红利的红烛还剩多长

不过,多名经济与人口学家表示,尽管许多65岁左右的老人现在仍然愿意工作,但是从长期趋势看,特别是随着养老保险政策推广至农村,未来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将会下降。这和当前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民工荒一样,会加速中国人口红利的提前结束。

“人口红利”,指的是国家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儿童与老年抚养和赡养的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世界银行专家王德文曾任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副所长。他认为,由于生育率水平下降,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增长到下降的拐点将提前在2015年出现。

按照王德文的计算,如果16-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维持在81.9%,那么2016年有效劳动力人口将达到最大值8.20亿人。而如果劳动参与率下降到78.4%,那么有效劳动力最高峰将提前至2014年到来,为7.9亿人。

“后一种可能性更大。”王德文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年限增加,适龄劳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将会下降。“事实上,现在农村已经没有40岁以下的富余劳动力可以向外转移。”

而等到社保体系普及至农村,“估计大部分老人都不会再工作了。有各种保险的人是不会干那些粗活累活的”。

王金营则使用了另一种算法。他认为,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未来60-64岁和65岁及以上从业人员所占总就业量比重将由6%增加到19.08%,近5个从业劳动力中就有1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是这样,则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最高峰将出现在2022年前后。

而如果65岁及以上的老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则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最高峰将提前在2016年到来,之后便走向下降。

“不管怎么算,中国劳动力短缺在加剧,人口红利在加快结束是毫无疑问的。”王金营说,“现在我们国家是5个劳动力供养2个老人,未来将是1个劳动力养2个老人。”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丰田的中年危机美债减持何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