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强化“远防通胀” 淡化“近防通缩”

时间:09-02-25 来源:世纪海翔

强化远防通胀淡化近防通缩

        央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挤兑、银行破产导致的信贷链条中断、流动性干枯等等,在这一轮全球性经济危机中,中国央行所面临的挑战相对于其他国家是比较小的。因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泛滥降低到比较充裕水平(美国的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确是需要美联储紧急注入,急迫程度远超过中国),甚至现在央行还需要用票据回笼的方式来收回一些流动性。

          这一轮经济变化对中国央行是一个考验,中国央行反应也非常机敏,例如央行灵活协调地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既控制了流动性泛滥又维持了流动性的充裕。

          近日,中国央行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继续保持“远防通胀、近防通缩”的判断。市面上流行的理解是“央行着重提示了未来通缩的担忧”。不过,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还应该深入思考目前通缩与未来通胀之间的关系和转化途径是什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科学把握住这个转化的节奏和过程?坦率地说,政策大都是着眼于长远,而不能过度自信于短期的操控能力,如果“远防通胀”的判断是准确的话,那么目前的我们就不应该完全以“防通缩”为核心。中国如果未来出现某种程度上的通缩加剧,这也是正常的。

          通货紧缩被经济学家费雪认为是“最凶险的敌人”,这一费雪教条被广泛传播,认为通缩会造成“螺旋式的恶性循环”,并把经济拖到一个“无底”的深渊。

          但事实上,通缩的“无底深渊式的危害”是一种臆想,也不存在所谓的“好通缩”和“坏通缩”。不仅奥地利学派一直反感这种不正确的区分,一些中性立场的经济学家都怀疑这种流行教条的真实性。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Andrew Atkeson和Patrick Kehoe在顶尖杂志《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论文《Deflation and Depression: Is There and Empirical Link?》就彻底否定了这种“通缩和衰退相关联”的教条。他们细心地搜集了17个国家(美国、法国等)100年的原始数据,以5年为时间单元来分析(消除短期的瑕疵),他们仅仅发现只有大萧条时期出现了“衰退和通缩”相联的关键证据,而其他90%的通缩事件并未导致衰退的跟随性出现,作者总结说,“从一个更广泛的历史上说,通缩和衰退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那种认为通缩将连续性地产生恶性的衰退循环是错误的。”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缩正是市场对过去经济狂热时代错误的一个纠正。我们之前已经用很多文章描述这种纠正的机理和必要性,但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很多国家都倾向于不惜一切代价打击通缩。最新的发展是美国将国有化银行。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国拯救银行倒闭的一个不得已方式,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应对,它还有着进一步发生的逻辑。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们非常想用财政配套和政令方式来强行扩张信贷,而美国资本主义体系还是建立在独立、私人式的银行家决策模式上的。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非常愤怒于惜贷,他们自信地认为目前的资产价格和经济资源已经适合信贷扩张而不是继续担忧信贷风险,他们希望打破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借助国有化为手段,让政府控制银行、用行政驱动信贷。而最近的美国股市大跌,不仅是私人投资者对国有化银行的担忧(稀释其股本),也是对未来美国国有化银行之后信贷激增的更大程度的担忧与恐惧。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谁成就了黄金牛市?应对危机需从供给方转向消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