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经济短暂回暖 结构转型仍远

时间:09-02-06 来源:世纪海翔

经济短暂回暖 结构转型仍

     近日,由机构发布的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5.3%,比上月上升4.1个百分点,这也是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回升幅度逐步加大,给人的印象是中国经济似乎正在逐步回升。再加上最近股市红火,债市暴跌,显示投资者对经济乐观程度再回升。而3个月来的信贷呈现爆发性扩张,更是令人吃惊(尽管这其中有一点水分,例如去年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4300亿,占了30%)。

但无论如何,即使对信贷额打折7成,7000亿的信贷也是天量。中国拥有庞大的投资机器,包括政府、国有企业和私人承包商在内的机构,可以迅速完成投资项目。因此,短期内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发行国债,并把钞票注入到投资机器中。这种投资动员效率在一个市场化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许多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站项目在最近几个月启动。在下半年,刺激计划对经济的影响将表现出来。即使中国经济不平衡源自过度的投资和乏力的消费,刺激计划目标仍然是刺激投资,因为中国现有的体制推动着它只能这样选择。已经高达43%的投资率了(没有哪个经济体投资率历史上超过40%),还得硬着头皮往上推。

来自政府的投资需求只可以暂时平衡供需关系。但居民是最终消费者,当他们的收入在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需求和供给最终将无法平衡。政府投资能不能转化为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能否带动私人部门的投资,2年以后恐怕还得冀望外部世界的复苏。

最近3个月这么高强度的信贷和投资扩张的速度能否持续,当优质的基建项目贷款被银行瓜分完毕,对于基建的贷款力度会衰竭下来,而私人部门出口、投资和消费依然萎靡,中国经济所谓二次探底是无法避免的。

     房地产、制造业和矿业在中国投资结构中占比60%,房地产投资今年肯定将萎缩20%,这可以从新开工项目、在建量和房地产商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佐证。房地产衰退将带动制造业投资从30%的增速掉到15%以下。而这一代价是政府基建无法弥补的。

外部世界短期内可能是不能指望的。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恶性负反馈回路正在打通。最近几个月经济迅速地萎缩,使得企业和居民部门的信用快速恶化,企业债、信用卡违约率上升,房价下跌,这样就使得很多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金融机构有可能再次出现资本金枯竭的风险,于是又要进一步减杠杆,实体经济的信用收缩,恶性循环,所谓海啸第二波几率上升很快。去年11IMF公布的全美金融机构坏账是1.4万亿美元,最新的报告显示,这个数字迅速上升至了2.2万亿美元,新的坏账涌现的速度远远快于坏账处置的速度。

国产能40%是对外部的,外部需求的萎缩使得企业倒闭和过剩产能的清洗是相当长时间的过程,没有就业的消费是靠不住的。更何况中国没有真正的社会保障体系。

最近十年全球经济驱动的模式基本如此,美国人只做消费,中国人做储蓄和投资。现在这个模式破灭了,美国人开始存钱了(储蓄率从零上升到3%),不再过度消费了,意味着中国企业过剩产能必须在国内消化。而中国的消费能力又受制于分配体制(贫富差距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不加快改变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中国未来恢复均衡的方式只可能是:通过企业大量倒闭、产能大量清洗,失业率和政府债务不断上升,来消灭高储蓄,恢复平衡,整个国家财富将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坦率地讲,中国转向内需经济体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储蓄率快速回落的过程。过去犯了错误,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谁改变了金融游戏规则?共同翻越恐惧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