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十大措施应对危局 财政刺激“纲举目张”

时间:08-11-11 来源:世纪海翔

十大措施应对危局 财政刺激纲举目张

  近日,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意在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例如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从十项措施上看,财政支出占据核心位置,出台的财政刺激方案将在未来两年内新增加约4万亿元的投资,相当于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2%。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强调,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这预示着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中国经济下滑势头比较快,需要重拳出击;另外一个是凯恩斯式的支出力度将越来越大。

  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动荡的影响,中国经济被卷入一种需求消失的经济衰退中。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出口正在快速萎缩,因为西方居民的购买力正在快速萎缩。如果依照目前的情势发展下去,明后年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几乎完全消失,这同时意味着中国出口企业的产能过剩和艰难的产能转移和销售转向

  由于要素分配的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使得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并不能通过总量来进行估算,因为存在结构性制约,极其富裕的人口有消费边际递减的效应。去年狂热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吞噬了一部分中产阶级未来的消费力,同时他们又要接受未来收入流下降的窘境。如果我们将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排除,单独考察居民储蓄的话,我们会发现总体居民储蓄是下降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讽刺,因为市面上流行的是吝啬鬼持币观望理论

  财政支出的重点是交通网络建设,在当前情势下是非常正确的。一方面中国的深度城市化需要加大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日本的城市化密集的基建投资期接近40年,中国国域更大,其投资空间更大。另一方面,1110公布的10月份PPI上涨6.6%,跟前几个月相比呈现出巨大的降幅,这意味着上中游产业出现巨大的产能过剩形成廉价化,它继续一个消化产能的载体。例如,房地产行业的萎靡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需要转向。而交通网络的投资则可以比较平滑的接驳过来,避免钢铁、石化以及水泥等重型化产业突然发生需求消失,从而发生行业性危机。另外,投资交通网络,还可以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带动社会资本的参与(此前保险公司资金就参与一些铁路建设)。1998年的财政刺激是中央和地方出资配套,2008年则可以实现中央、地方和社会的三重配套。非政府资金的介入有益于提高基建的投资效率、减少寻租以及经营权方式的改革。

  让人感到忧虑的是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否利率应该一次性降到位?跟西方诸国不同,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依旧充裕,惜贷现象并非是银行资金紧张,恰是反映银行对风险的评估系数较高,害怕形成坏账累积,这是值得赞赏的行为而不应该视作麻烦。几十年的历史证明,那种猛烈向银行塞钱、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信贷链条的做法从来都没有起过太大的作用,因为削弱银行对风险的评估,督促其为了拯救经济过度放款,最终将形成坏账,坏账会产生更多的货币滞留,使得未来货币空间变得狭窄,并使通胀的根源性力量增强(一直以来M2/GDP非常高就是一个例证,是巨额坏账形成的货币滞留)。中国不能再用1998年的眼光来扫描2008年的危局,经济学家应该要摆脱过去的成见,因为历史从来不给机械记忆者以足够的借鉴应对当下的危机。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蒙牛事件”凸显中国商业文明缺失雅虎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