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可持续农村发展模式正在确立

时间:08-10-22 来源:世纪海翔

可持续农村发展模式正在确立

有条件下的土地流转是稳妥之道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海外不少媒体曾引述一些消息热炒中国将走向农村土地永制,但1019日全文播发的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显示,这种看法不过是消息人士的一厢情愿。三中全会决定在大力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明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三个不得划定了土地改革的底线,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以明确土地性质,保证农业作为安天下的战略地位。

中国执政党的农村改革并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有一个实质性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诺,有效实现农民增收(此次会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今年翻一番),缩小仍在进一步扩大的城乡差距。永制之所以被排除在改革方案之外,原因恐怕就在于它并不是一条能实现全国农民小康的长远之策。如果农村土地私有化,且不说单家农户事实上更难保护土地权益(面对扩张性的资本和权力,单户农民的谈判能力更弱了),更重要的是,卖地的农民带着微薄的身家走向城市之后,在中国制造面临升级转型阵痛的现在,这些新的城市贫民如何奔小康?致力于全面小康的中国改革,理所当然会断然拒绝未来出现一个庞大的缺乏希望的城市贫民群体。执政党关心的并不是要造就多少土地新贵,而是究竟能不能真正为全国农民带来小康生活。这是执政党的改革政治学的要害所在,不能确保占多数的全国百姓的幸福未来,也就没有改革的未来。

但是农村奔小康和农民增收,打破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确又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从三中全会决定来看,执政党解这一道天下最难的题,用的是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一是深度挖掘农村内部潜力,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农村内部要挖潜,土地和金融是两个要点。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基本条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则可以盘活存量,此次会议在已有十年之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金融方面,则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化解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局。

而由于农民增收空间有限,只从农村内部入手很难实现全国农民的小康,必需国家力量的积极介入。三中全会提出了一揽子方案来提升农民的福利,实质性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方面,要求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政治权利方面,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农村建设方面,则要求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争取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等等。这一揽子措施对于全国农民奔小康的意义,其实并不亚于土地改革。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美元逻辑的破与修建立新规则才是一劳永逸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