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电 话:86-755-82910368

传 真:86-755-82910673

邮 箱:sail-group@sail-group.com.cn

邮 编:518001

悲观因素确在 信心仍应保持

时间:08-06-16 来源:世纪海翔

悲观因素确在 信心仍应保持

越南经济危机给中国的宏观经济敲响了警钟,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经济的走向也开始悲观。

在过去多年,中国经济在理想状态下运行。但在2008年,中国经济的理想增长模式被打破——GDP存在下滑的风险、通货膨胀高企、失业可能会增加。

这种不理想经济增长还有一些并发症”——国际油价、粮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美元贬值导致国内出口下滑、国内投资过热引发国内产能过剩危机、仍在增加的顺差累积了大量的流动性过剩、被倒挂的利率、诡异的汇率、企业盈利前景不乐观、不断攀升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这些症状让人不得不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前景担心,一些宏观专家还相信,上面这些问题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洛克菲勒难题,政府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对中国经济继续持有信心?

必须承认,短期内经济向好的期望将被若干悲观因素所制约。

比如难以回避的经济周期率。一个国家完整的经济周期一般有四个阶段:低增长、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高通胀。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第三个阶段中,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可能还会经历阵痛。而从这点上,也可以理解现在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又比如对既往失误的修复成本。过去多年高速增长让中国人一度患上了“GDP崇拜症”——只有GDP维持8%以上,中国经济才算正常,而忽视了增长中环境与资源的损失、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提高、劳动者保护和公众福利。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损失——经济增长率的下滑。

但是,这些悲观因素是否已根本改变了中国经济将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否依然存在?

2008年前4个月,受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国外需求减少,国内出口增速开始回落。但最新公布的5月份出口增速重新提高。并且,5月份数据还显示,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低增值产品出口数量增势减缓,甚至绝对减少,而技术含量较高商品出口增幅较高,这是出口结构改善的表现。

除了出口,内需和投资将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也由于客观上今年广阔的国内地区必须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导致投资增长不会衰退,维持增长的基本动力仍旧存在。

而即使经济增速有所回调,但从越来越多的出国人员回国和仍在不断增加的外汇直接投资中仍可以看出,相比其他经济体,中国还是代表着机会与利益。

或许,我们可以回头去看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11事件、国内19931994年的通胀时,我们都曾产生类似的悲观情绪,但是,这些依旧没有更改经济向上走的格局。

当然,我们也要看政策是否能平抑经济增长中的波动和风险。政策的选择永远是与经济生活的预期或者反预期做博弈,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些问题仍将构成现实的考验——通胀数据仍很高、热钱仍在进入、价格改革迟迟不启动、汇率机制存在问题……但至少,我们也已经看到政策调控下的部分好结果——经济过热的预期消失、CPI指数已经开始下调、贸易条件开始改善……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艰难,可能会一波三折,可能会近者忧、远者虑,但是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调整将会是温和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仍应保持信心。

                                                 摘自—经济观察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反通胀离不开人民币升值中美弱化汇率谈判 世界通胀变为“大敌”